胡新民:为什么会有高校教师时常发表不当言论?

2022-07-17 7061 6
作者: 淮左徐郎 来源: 淮左徐郎

  这几十年,可以发现,有的高校教师(当然不仅仅是高校教师)发表不当言论。这个套路的切入点一般是先反思“文革”,然后反思1957年反右派斗争,再继续反思到土改、镇反、三反五反。在跨过1949年10月1日这道坎后,直接把“文革”和延安整风挂上勾……最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新中国前27年最黑暗,其后的40多年还可以:“至少可以吃饱饭了”,于是民国就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最好的年代。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而且那些发表不当言论的高校教师,在党的十八大以后仍然没有收敛之意,笔者以为,这里既有高校党组织领导不力的原因,也与某些教师个人经历有关。

  先来谈谈高校党组织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校经历了“校务委员会”的短暂领导。1950年8月,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暂行规程》,规定“大学及专门学院采校(院)长负责制”,自此高校形成了以校长负责制为主导的领导制度。校长由党中央任命产生,对党中央负责,统一领导和管理全校工作。

  为加强党对高校领导,发挥党在高校中的领导优势,1956年党的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提出,在企业、农村、学校和部队中的党的基层组织,应当领导和监督本单位的行政机构和群众组织积极地实现上级党组织和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不断地改进本单位的工作。

  1957年在党的整风反右期间,有人公开提出要共产党退出学校、医院和企业。后来发展到“学生上街,市民跟上去”等情况。

  1958年9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规定:“一切教育行政机关和一切学校,应该受党委的领导”,“在一切高等学校中,应当实行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学校党委领导校务委员会,贯彻教育方针和各项政策、法令,学校中的重大问题由党委提出方案,经校务委员会讨论通过,交校长或副校长组织实施。这是我国高校首次明确党委是领导核心。

  针对1966-1976年高校党的领导权被弱化的情况,1978年10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讨论和试行(试行草案)的通知》,明确指出:“高等学校的党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在高等学校中的基层组织,是学校工作的领导核心,对学校工作实行统一领导。”

  所以,从1957年反右派斗争结束后,在我国高校中公开反对设立党委的人已经很难找到了。但是高校党委在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以至于邓小平在1989年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最大的失误在教育,对年轻娃娃、青年学生教育不够。”早在1979年他还说过:“有那么一种倾向,就是迷恋于算旧账。对三中全会的精神宣传得少,还出现了一些似是而非的提法,甚至是偏激的提法。这样不好,不利于团结一致向前看,不利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不利于一心一意奔向四个现代化。”“为什么不多宣传党的好的传统?如守纪律、艰苦奋斗等。为什么我们的电影不搞这些题材,加以艺术概括?传统教育包括守纪律、勤劳、顾大局的教育。理论要为政治服务。”

查看余下8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6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6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