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生:二舅与周劼
这两天,先是被二舅刷屏,后是被周劼刷屏。
二舅在农村。
一次医疗事故的受害人。
残疾证没办下来,靠做点零工过日子。
先是给生产队做板凳,每天做两个,每个一毛钱(一个月4-6块的收入),可以养活自己。
生产队解散,二舅游走在各个村子给人做木工。
北漂了一段,二舅又回到家乡。(当时刚改革开放,各企业普遍涨工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从重工业积累推动经济,向生活需求拉动经济转型,市场上生活资料短缺,许多人购置家具,买不起正式家具厂家具的,就自己弄点木料打家具,二舅的手艺估计在北京挣了一些钱。但是,那个时候,物价也开始迅速上涨,长安居大不易。所以,很快二舅的兜里就没剩几个钱了。)
期间,二舅的堂弟在北京当兵,二舅去投靠他,给部队做了很多家具。(二舅的堂弟应该是营级以上干部,可以家属随军。二舅给部队做家具,钱怎么算的,收没收钱,作者没提。就算二舅不要钱,部队也不会不给钱。二舅做家具,木料肯定需要钱,或者部队提供,或者二舅代购,不论哪种方式,部队都会有一笔开支。与之对应,也必然有木工费的开支。)
二舅在澡堂遇到首长,首长给他搓背,被他堂弟看见。不久,二舅就回家乡了。(这里的故事,值得玩味。一是当年官兵平等,木匠可以和首长在一起洗澡,首长还给木匠搓背。二是二舅回家乡以后,说北京人搓背真好。)
北京消费升级,二舅手工制造的家具不能满足北京人的需求。部队经费增加,也不必再使用二舅手工打造的家具。
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末,二舅的手艺在当地农村还是有用的。许多人倾尽储蓄盖了新房,买不起成套的家具,只好买二舅的作品。二舅在北京待了那一段,学会了不少新样式。所以,回家可以做时髦的家具。
二舅30岁出头的时候,正是全国消费升级的时候,当时二舅的收入应该不错,给二舅说媒的人很多。但是,二舅婉拒了,他这辈子只能顾得住自己,顾不住别人。(二舅很清楚自己的收入并不是稳定的收入,对自己能给对方提供稳定的经济基础,没有信心。)
二舅后来和一个有夫之妇暧昧。(估计那时二舅应该40+,时间应该是1990年代中后期。)
那个有夫之妇,后来和她丈夫一起煤气中毒死在工棚里。(房地产和外向型经济那时已经开始起步了,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主要两个方向,建筑工地和血汗工厂。那对夫妇大概率是去了建筑工地)
三驾马车中的两架,出口和房地产,在那个时代开始成形。随着劳动力密集型农业转为石油农业,基层生产组织解体,大批受过初等教育的廉价劳动力,被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境外生产资料和国内劳动力相结合,生产力大幅上升。两个发动机地区初具雏形。
2000年开始,农村家具也开始升级,二舅做家具的空间也受到挤压。
这时,大学开始扩招。当时,农民工一年的工作在万元以内,许多农民拼命打工,想让自己的孩子摆脱和自己一样的命运。表面上看,获得大学文凭更容易了。农民工没想到的是,都有文凭等于都没有文凭。他们的子女获得了大学文凭,还是要从事和他们一样类似的工作,当然,随着机械的普及,他们的不用再耗尽体力背负沉重的建材,而是在格子间的996,甚至997中耗尽精力。
一些野鸡大学的文凭,只是专门给一些特定的人更低的门槛。这些人,都不是外人。
这些特定人才,混个野鸡大学的文凭,再读个省委党校研究生,虽然连看书都要用拼音标注,但是不妨碍他们大展宏图。
这时,房地产也开始起步了。有预售制,只要很少的资金就能撬动巨大的杠杆。当然,不是谁都有机会撬杠杆的。许多人投身房地产行业,但是,其中显然没有二舅那样的人的机会。
宽松的货币政策、农村劳动力进城,推动城市房地产价格飞涨。许多人获得了天量财富。当然,这些财富对应的是另一些人为了能在城市落脚要掏光六个钱包。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四万亿,家电下乡。
四万亿的主角是铁公基。一些省份纷纷试用各种政府平台,比如某省高速之类,靠贷款大干快上。一些不法分子在贷款的时候,吃回扣捞一把。在施工的时候,层层转包,偷工减料,再捞一把。建成以后,盈利了,就提高自己待遇,亏损了,就向财政伸手。据说,有些实权的科级位置,给个副厅长都不换。其中有多大偷手,大家自己想。
第三架马车启动了。
物价和房价进一步上涨,二舅当年每天两毛钱的收入养活自己简直是笑话。快速上涨的还有房价。二舅的工钱也上涨了,每天大约4元。
2012年,二舅为养女在县城安家,掏了十几万。不知道他怎么攒出来的。
当然,赚钱不止开发商,也有那些利用手中权力获得外快并大量购置房产的人。开发商吃第一杯羹,他们吃第二杯。随着农村劳动力进城,这些人只要收租就可以过得很安逸。
甭管六套还是七套,每天工钱4元的二舅显然不会有这么多房产,他给养女在县城买一套房,已经倾家荡产了。
所以,他和姥姥一直住在那套比美国历史还悠久的老屋里。那套老屋估计还是解放的时候,土改,分房子分给二舅家的。
随着私有制下的工业化进程,城市与农村的差距不断扩大,人口不断流失,农村日益凋敝。
随着城市不断吸收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成本也越来越高。但是,由于农村人口外流,要赚钱就必须在更大的范围内找工作的机会。
姥姥年纪大了,生活不能自理。二舅要照顾姥姥,就很难离开姥姥去赚钱。二舅为了养女买房掏光了积蓄,自己的养老钱从哪里来?二舅没有养老钱,估计姥姥也没有。
姥姥为了不拖累二舅,自己想自杀。估计被二舅及时制止了,避免了现代中国农村版的《楢山节考》。
随着家电下乡和人口流失,二舅木匠生意必然越来越少。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姥姥自杀,二舅出门做工都带上姥姥,必然不能在更广大的范围内寻觅工作的机会。为了增加收入,至少维持现有的收入,二舅开始搞多种经营。
修插线板、修电灯、修洗衣机、修玩具车、修燃气灶、修农具、修水龙头、修锁。
由于看不到出路,生活压力大,许多人焦虑和不安,精神内耗,二舅所在的农村,宗教事业又开始复苏。二舅给寺庙干活,自己也给人算卦。
工业化、城市化,在迅速挤压二舅的经济来源。过几年,随着铁公基的进一步发达,老人逐渐离世,农村的人口会更少。那时,不知二舅怎么谋生?是去县城找养女吗?
那时县城还能维持的下去吗?二舅的养女会不会要进一线城市打工?像视频的作者一样?虽然读了大学,还是成了社畜。不同的是,当年老一辈去的是工地和血汗工厂,新一代读了大学,去的是996的格子间。
那种连认字都困难的炫富蠢货的工作岗位,显然不是给他们预备的,他们也进不去。
二舅老家的房产是不能带进城的,他们只能用预售制从开发商那里买新房,或者从有六七套房产的人那里买二手房,或者租房。不论怎么解决,都会耗光他们一生的积蓄,就像二舅给养女买房耗光积蓄一样。
二舅、他养女和作者,以及他们的后代必须负重前行。
修铁公基,贷款有偷手,施工有偷手。建成以后特许经营,盈利可以给自己开资,赔钱可以向财政要补贴。债务偿还不上,有财政兜着。将来化债,还有偷手。
财政的钱怎么来?税收、卖地、借债、抛售国有资产或者印钞。
加税也好,房价上涨也好,物价上涨也好,羊毛出在二舅他们身上。借债,有偷手。抛售国有资产,肥水不流外人田。
偷手、稳赚不赔和肥水,让有些人岁月静好。
这些享受岁月静好的人,是真正的粉红,发自内心感恩。
很佩服二舅那种顽强的生命力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那种生活态度如同革命年代的革命乐观主义。
二舅他们这些人啊,本不应该这么落魄才对。
二舅是聪明的人,他能说什么呢?
从生产队解散他就能预感到自己的未来。所以他要去北京,去纪念堂看看他。
二舅只能说,改革开放好,他也好,他公平。
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