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茂:从北大荒看中国现代农业产业化
北大荒集团已经成功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化大三级经营体制
张文茂
我们的农业,既有微观经营层面的小、散、低(规模小、分散化和低水平)问题,也有产业链条断裂和产业结构低端化的问题。同时,人们眼中的规模经营,一般还停留在土地经营规模上,却很少有产业化的规模经营理念,更少有从国家整体战略安全的角度,来谋划国有和集体经济对全产业链的掌控,构建引领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产业化经营体制。
这些问题,在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的实践探索中,已经成功地得到破解。他们己经探索出微观的生产经营、中层的产业化经营和高层宏观战略性资本(资产)经营的产业化大三级体制,并开始显示出对地方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体制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一、农业经济和经营体制的简单回顾
1、前资本主义农业是小农家庭经营体制
在我国北方,这种小农经济的典型表现是三十亩地一头牛,孩子老婆热炕头。它的基本特征是:土地规模相对较小,人力和畜力为动力,家庭经营,自给性生产为主,商品率很低。
在私有制基础上,这种小农经济会逐渐分化,经过土地兼并形成地主主导的封建农业经济。虽然土地规模在地主手中扩大了,但生产工具和动力并未改变。地主阶级一般并不直接进行规模经营,而是把土地分散地租佃给农民经营。所以,生产经营方式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只是由于土地所有权的变化而把分配方式改变了。所以,这种农业经济仍然是一种小农经济。
2、资本主义是一种产业化的农业经营体制
这种产业化的大农业不再以土地经营规模大小为竞争标准,而是以产业规模和对整个产业的控制程度为竞争标准。有人看到美国的农场规模大,就认为是大农业,其实这只是表面的、片面的看法。资本主义的大农业,土地规模扩大已经降到次要的地位,农业垄断资本完全可以接受家庭农场或合作农场的经营方式。因为这些经营主体虽然维持着一定程度的独立生产,但这种独立生产处于农业产业链条的最底层。而产业链条的中高层,如产品加工、品牌营销、对外贸易、种子垄断、金融服务等环节都控制在大资本手中。如美国几大粮商控制着整个农业产业。
3、社会主义农业应是城乡融合发展并由公有制企业集团掌控整个产业链的产业化大农业经营体制
从长远的观点看,社会主义大农业必须由国有的大集团来取代资本主义的大粮商,重新构建基地化、产业化、工业化、企业化的大农业经营体系和体制机制。
二、北大荒集团成功构建了产业化大农业的大三级经营体制
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是承担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任务的大型国有农业企业。他们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努力形成农业领域的航母”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不断改革和完善农场(微观)、分公司(中层)和集团总部(高层)三个层次的经营定位和体制机制,形成了基层生产经营、中层产业化经营和高层战略性资产(资本)经营的大三级农业经营体制,展示了我国现代化大农业的先进生产方式和未来城乡融合、工农一体的发展趋势。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