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住房问题的解决要减少住房的商品化

2022-09-05 2186 3
作者: 胡懋仁 来源: 昆仑策网

1.jpg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话已经说了很多年了。但是现在看起来,我们的房地产市场似乎还是不那么太顺。很多有刚需的人要买上一套房还是有点困难的。申请廉租房吧,似乎要排队等上一个很长的时间;如果要买房吧,除了需要住房的人们在资金上存在着较大的困难以外,还有要心甘情愿地做好几十年的房奴的前景,也是让人们望而生畏。

  住房问题,与教育问题和医疗问题,曾经都是让老百姓最为纠结的问题。七十年代,中国城市居民,几乎看不到解决住房问题的希望。当时,据有关部门的人说,中国的大城市要解决城市居民住房问题,要大约七十年的时间。这个所谓七十年,是指从七十年代开始算起,这对普通群众来说,几乎就是没有任何解决住房的可能性。当时有听到这种说法的人,心里肯定是拔凉拔凉的。

  当时一些城市里的居民,为了解决儿女们结婚后的住房问题,都在所居住的院子里盖小房。这样几年下来,所有的院落,特别是那种四合院,或者大杂院,都被这类小房搞得非常拥挤,连推一辆自行车走过去都非常地艰难。城市里哪里出现拆除原有建筑的工地,就会有很多人们到那里去捡碎砖头,这都是为自己搭小房积攒材料。

  七十年代开始,城市开始有了拆迁这种机会。被拆迁的地区或者地段,就有了改善住房甚至解决住房困难的机遇。很多地方的老百姓,都盼着自己居住的地方能够被拆迁。然而城市里虽然确实也拆了不少的地方,也确实有那么一些群众解决了住房的困难问题。然而仍然有大量的群众后来一直也没有盼到通过拆迁而让自己住上较为宽敞和舒适的住房。

  八十年代,其实是九十年代之后,住房商品化成为解决民众住房困难的一种方式,甚至成为一种最主要的方式。你想解决住房吗? 单位分房是没戏了,而且本来就有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或者街道企业,就没有分配给职工住房的能力。只有大一点的国营企业,只有国家机关以及相关的事业单位,才有这种分配住房的机会。当然,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种机会即使有,也是相当渺茫的。所以,那些家里多少还有点底子的居民,或者有点办法的人们,就会想方设法通过购买商品房来解决住房的问题。

  随着普通民众平均收入在不断提高,想买房的人也开始多了起来。但在这个时候,房地产商们也开始琢磨要赚更多的钱。他们到处买地(当然是买使用权),使得地块价格一路飙升,结果房价成本随之升高,房屋价格也就随之增长。老百姓本来也希望房价平稳,甚至期待房价能够下降,但房地产商的操作很快就让老百姓的希望彻底破灭了。

查看余下5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3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住房根本就不是商品,哪来的什么商品化?如果它是商品,它早就该降价了。哪有商品只涨价的道理。它不过是利益集团搜刮广大工农的工具罢了。
0条回复
商品房,就是搜刮全国人民的工具!
0条回复
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3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