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锡良:一把筷子
一根筷子,随便用点力就可以折断,倘是一大把筷子,就算是大力士也很难折断它。这个简单道理不是我发现的,小时候的课本早就讲过。
还是在我小的时候,父亲经常跟我讲日本鬼子进村的事,一个小鬼子,扛一杆带刺刀的枪,一天走一个乡,没有任何人敢拿他怎么样,客气的时候,他也给小孩子发一颗糖,不客气的时候,刀尖上会挑个中国人的人头,让你看着就颤抖。
再往远点,我们还能清楚地记得,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城的时候,也就几万人,清军加上义和团,少说也有个十多万,如果再加全国各省的地方军,三十万往上走,最后还是输了。袁世凯假装进京,一路上按兵不动;荣禄关闭着弹药库不给义和团用,让他们去送死;李鸿章违背朝廷指令,暗允向日本等国继续销售战略粮食;张之洞、李鸿章、刘坤一等官又来个“东南互保”,离心离德,一盘散沙。
往更远点看,南明的几十万大军面对建州女真的屠杀,除了“香君泪”,便只有“逃亡曲”,“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不是一个朝廷的耻辱,而是一个文明的悲哀。风灭香,闪闪尸尸魂影凉。闺阁不知戎马事,双双相趁下残阳。
无粘结剂,何以聚沙成塔?少团结心,岂能自定兴亡?
亡则亡矣!教训何在?
团结心,凝聚力,道理都懂,历史何以每每关键时刻就一盘散沙?
团结心的“心”字很重要,团结不是口号,也不是表面现象,是否真团结,能否真团结,关键看人心是否认同这个团结之理,心认同,则是真认同。
团结的问题,实际上可以分解为两个根本:团结谁?怎样团结?
毛泽东主席曾经指出,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凡能争取到,就要主动去团结。新中国一成立,全世界的有志中华儿女都克服千难万阻地奔向祖国,向心力即人心力。
我服,则我愿,怎样团结的问题,归根到底是让人心服,心服了,我就跟定你了。
有能,则服。
有能,即是有能力,心中总是有办法。英国前首相特拉斯干了46天就下台,是典型缺乏能力的结果,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尤其重要,务必要展示自己的能力,但她一出手便露底,不只是其人民不愿意团结在她周围,连她的政府班子成员也看出她能力不足,不愿意保持内阁团结,最后,一把火就把自己烧灭了。
从另一个侧面看美国领导西方阵营,尽管它们是拉帮结派,尽管它们经常干些坏事,但也不难看出,美国还是很有能力的,它让欧洲宁可挨冻受苦也愿意跟着走,它让盟友顶着骂声和哭声也要“团结”在一起,不服不行啊!我们认为它们是抱团使坏,实际上也是一种另类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