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满:三件事,三次思想交锋!

2022-11-06 11028 9
作者: 李光满 来源: 昆仑策网

1.jpg

  短短两个月内,中国舆论场经历了三次思想交锋。大家不禁要问:交锋从何而来?谁与谁交锋?有何意义?有何影响?

  最近,一则报道湖北省实施“基层社恢复重建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消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报道称,截至2021年底,湖北省基层供销社总数达1373个,基本实现乡镇全覆盖,基层社社员达到45.2万人,其中农民社员人数5年增长5倍多,由2016年5.15万人增至2021年33.3万人。湖北省供销合作总社相关负责人表示,争取2025年全省基层社社员达到150万。媒体又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相关新闻注意到,供销合作社全系统2021年销售总额达6.26万亿元,同比增长18.9%。随后,媒体又从多个省份了解到,湖北发生的事在全国并不是个案,而是带有集中爆发的意味,供销社正在经历一个从恢复到复兴的跃升过程,正在迎来全面爆发期。资本市场非常敏锐地关注到了这一动向,与供销社有关的上市公司在A股突然爆发,并且形成了“供销社板块”。

  供销社于建国初期成立,经历了颇为曲折的历史,多次兴废,1982年被撤销,仅保留牌子,此后又多次忽隐忽现若存若亡地经历改革阵痛,但供销社始终没有消亡,而是在社会大众和媒体视线之外默默生存。当媒体突然报道其年销售额高达6.26万亿元的时候,人们才突然发现,那个一直都似乎不存在了的供销社系统却已经长成了一个巨人。显然供销社一直在偏僻的农村存在,一直在渐渐荒芜的乡野存在,一直在农民身边默默生长,一直都伴随着基层农民的生活和生产,一直在以低价方便快捷为农民提供农药、种子、农机、化肥、金融服务。供销社一直在深耕广大而广阔的农村市场,并获得了极大发展,供销社之所以能够一直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我们社会,我们农村、农民、农业需要供销社。是的,因为需要而生长,因为需要而发展,因为需要而壮大。

  然而令人猝不及防的是,各地要扩大供销社覆盖面、大幅扩员的消息刚一出现,就被一些具有敏感政治嗅觉的人捕捉到了。他们不是在进一步了解事实后进行客观分析和展望,而是立即将供销社与计划经济联系起来,立即将粮票、布票、肉票、棉票、公共大食堂这些某段历史上的一些标签式现象联系起来,并立即对供销社的发展进行口诛笔伐。在他们的意识里,供销社就是计划经济,供销社的回归就是计划经济的回归,就是要抛弃市场经济,就是要用国营供销社取代民营经济。我们不禁要问,供销社真的是要恢复各种票证、是要恢复公共大食堂吗?显然不是,但某些人为了一棍子将供销社打死,不惜罗列种种莫须有的罪名进行攻击。

查看余下7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9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9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