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毛主席说:把供销社取消了,要恢复!


  这几天,关于重建供销社的话题,似乎成为了一个热点,很多网友包括小兵做生意的姐姐,都发来类似的消息。

  小兵觉得,供销社牵扯面的确很广。

  我们读一读毛主席和供销社的故事,一定能加强很多认识的。

  一、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

  面对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剥削压迫的广大工人,1922年5月,在毛主席的亲自指导下,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成立了。

  为了进一步从具体生活层面帮助工人,并且使得工人更能团结起来、坚持斗争,毛主席又亲自指导安源工人俱乐部成立了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李立三兼任经理。

  合作社刚刚成立时,本金只有100元银元,只经营了布匹和少量生活用品;到了1922年9月,随着安源路矿工人取得了重大胜利,俱乐部和合作社的影响力也大大增强了。

  1923年初,工人共认购了合作社15600余股的“红色股票”,筹集到7800多元股金,极大拓展了业务范围,使得工人从帝国主义和黑心商人的剥削压迫中解放了出来。。

  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是中国工人的第一个经济事业组织。

  二、保安供销社

  1936年7月初,毛主席迁到了陕北保安后,看到这里因为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和战争破坏造成的恶劣状况:没有一家商店,买盐要到700里外的宁夏盐池,衣服布匹更是奢饰品……

  他忧心忡忡地找来当地的负责人说:“你们考虑一下,是不是在保安城里办一个供销社?”

  他还说: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走群众路线,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一切都要同群众商量,要到群众中去搞调查研究,看群众迫切需要哪些东西,比如布匹、火柴、食盐。

  后来,保安的供销社开办起来了,解决了广大人民生活中的许多实际困难。

  三、“新仓经验”

  1955年,毛主席在编辑《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时,曾对关于平湖新仓供销社的一个材料作出重要批示:“供销合作社和农业生产合作社订立结合合同一事,应当普遍推行。”从此,“新仓经验”从平湖走向全国。

  原来,早在1950年6月20日,新仓镇供销合作社在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下,依靠国家的支持和集体的力量,大力帮助农民推销农副产品,及时供应农民生产、生活所需的各种物资,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953年,新仓供销合作社更是开风气之先,同11个农业生产合作社订立了将农资供应和农产品收购结合起来的购销结合合同。他们不仅仅送农资下乡,而且还从农村收购各种物资到城镇销售,这使得城乡联系得到质的飞越,使农业合作社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农民增收不少。

查看余下4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8条)

8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