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妖魔化供销社

2022-11-05 5348 12
作者: 温伯陵 来源: 温伯陵的烟火人间公众号

  1

  最近“供销社”这个词非常火,很多人怀疑,计划经济时代的标签“供销社”回归,是不是有什么大动作?

  于是网上开始讨论供销社,有的说计划经济要取代市场经济了,有的说这是一场全面的退步、有的担心以后能不能挣到钱。

  如此等等,说什么的都有。

  其实说到底,还是网友们的格局小了,供销社确实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标签,但供销社从来没有退出过市场经济。

  我们先来说计划经济时代的供销社。

  早在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中央政府就成立了“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的供销、生产、渔业、手工业、消费等领域,这就是供销社的前身。

  随着50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私人资本基本退出市场,以供销社为代表的国有资本在城乡全面铺开,成为人民群众必不可少的生活要素。

  那为什么国家要设立供销社呢?

  目的当然不是排除私人资本,而是在当时的环境下,私人资本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经济需求。

  因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摧残,全国城市、乡镇、农村的道路破坏严重,物资在城乡和村镇之间运输很困难。

  这样的环境,给工农业产品造成巨大的运输成本,而工农业产品的价格又不可能提高太多,毕竟那时候的人都穷,太贵就不买了。

  于是在市场的调节下,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私人资本,便不愿意冒着亏本的风险,在城乡间运输贩卖工农业产品,结果就是——

  商品交流不通畅,全国统一大市场难以形成,给恢复工农业经济造成困难。

  既然私人资本不愿意做亏本的生意,那么只能由国家资本来做,毕竟不管能不能盈利,恢复经济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都是国家必须要做的。

  供销社,就是国家资本干预经济的重要途径。

  通过中央到省、市、县、乡、村的供销社组织,国家资本建立了一张铺天盖地的物资流通渠道,各地的工农业产品在供销社的渠道中,不计成本的运输流通,奠定了恢复经济和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础。

  后来为工业化筹集资金的“统购统销”,供销社也是深度参与的机构。

  也就是说,私人资本不能满足国家经济的需要,国家才亲自下场搭建了集物流、收购、销售于一体的供销社。

  所以成立供销社不是目的,供销社和计划经济,都是为全国经济增长服务的。

  这个逻辑关系一定要弄明白。

  2

  我们这个号主要写历史,中国历史上也有类似的案例。

  两千年前的汉武帝,为了在全国各地统一征收和运输物资,便在桑弘羊的建议下,设立属于大司农管理的均输官,均输官在各地收购物资,根据市场需求,把物资运到别的地方贩卖。

查看余下6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2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