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日本家电业的衰败
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一些关于日本家电为什么衰落的文字。有些内容写得太过专业,我要读到能够理解,要花相当的不少时间。我也实在没有这个耐心,也不打算研究这个问题,就准备犯懒而不去读了。
所以,还是说说这么多年来,自己所经历的一些感受,可能还更直接一些。上大学时,日本生产的录音机,是当时学生们学习外语的重要工具。当然,不是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备上这么一台装备。凡是有同学带着一台板砖式录音机走到教室里摆弄的时候,旁边总会围上三五个同学来观看。这就用上一句老词:倍儿有面子。有的老知识分子也想弄到这样的装置,他们怎么也比青年学生手里有点钱,买上这一台板砖当时得要四百元钱。这种板砖式录音机可以录音,也可以放音,别的功能似乎就没什么了。
当时作为学生的我,家里的孩子刚出生,囊中羞涩是必然的。所以从来没想过给自己置办这样的设备。大约几年之后,已经有双卡录音机问世了,价格当时也算还能接受,所以也就买了一台。只是我买这台双卡录音机,一是当收音机使用,一是看看能不能找一些有好歌的磁带来放一放。当时,买了几盒中国一些民族歌手的录音带,听着非常喜欢。其中有一位杨曙光,是中国音乐学院的教授。后来到我们学校办讲座,我还专门去听了她的讲座。最后,这台双卡录音机只能沦为收音机,有点委屈它了。
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家电产品质优价也优的只能是日本产品。当时,已经有国有企业开始与日本合资生产日本品牌的家电产品。但消费者们更偏爱所谓原装货,即从日本直接进口来的。合资产品总感觉不那么正宗,不那么地道。我有个同学就说过,买家电,国产是一定不能买,质量太不稳定;合资的最好也不要买,因为质量方面还是不那么绝对可靠。只有进口原装才是他买家电的唯一选择。我听到这样的说法,感觉无话可说。因为对我来说,所谓进口原装,价格高得让人咋舌,那简直就是无法实现的梦幻。
当时,国产家电与日本进口原装在价格上还是无法相比的。所以,像我这样的家庭,要买那种因为刚需而不得不买的家电,选择国产品必是首选。当时,我们家想买冰箱。那时电视广告里总说海尔产品质量如何好,售后服务也非常到位。后来费了好大的劲,终于买到了。但后来发现,这个冰箱噪声太大,夜深人静之时,冰箱压缩机开动起来,有如一台拖拉机在奔跑。不过海尔的售后服务是没得说。
后来,我发现,国内大卖场里所出售的进口家电,绝大多数几乎都是与国内合资生产的。牌子还是外国的,但生产厂家都在中国。有一次,我替人家选购彩电。商场里的售货员告诉我,日本夏普才是生产彩电最早的企业,他们的技术应该是最成熟的。人家做了这样的推荐,咱们就听人劝,吃饱饭吧。结果一看,产地是南京。我立刻想起南京的电子产业还是非常不错的。五十年代,苏联援助中国的工业项目,南京的电子企业就是其中之一。当时南京生产的是熊猫收音机,到了八十年代末,就生产熊猫电视机。虽然那时只生产黑白电视,但质量确实不错,图像非常清晰。看起来,南京熊猫一方面与夏普合资生产夏普电视机,另一方面也生产自己品牌的熊猫牌彩色电视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批中国自己品牌的家电产品在商场中所占有的比例越来越高。电视广告中,中国品牌的产品也越来越多。那些人们曾经熟悉的日本产品,开始悄无声息了。毕竟,中国产品的质量也上来了,价格还是更接中国人的地气。前不久,有个朋友对我说,他家原来用的是一台松下冰箱,其实松下最早不生产冰箱,估计后来也是没辙了。这台松下冰箱也是与中国合资生产的。这个朋友说,原以为这台日本产品质量上应该没什么问题,没想到买来之后,开头几年还行,过了一定的年限就总出问题。要么不制冷了,要么不启动了。最后只好放弃了。他买了一台国产的超过大容量的新飞冰箱。我记得新飞原来的牌子是新乡飞利浦,应该也是合资的。不近现在这个企业只用新飞的牌子,没有用什么飞利浦的全称,新飞就应该算是纯国产的品牌了吧。这个朋友说,他买新飞冰箱是因为他的一个亲戚家用过这个牌子的冰箱,感觉非常好用,用了不少年头,什么毛病都没有,比他原来那台松下冰箱要强多了。于是他就买了一台大容量有200多升的新飞冰箱,价格才一千多元钱,比现在那些进口原装的便宜多了。
网上有人在讨论为什么日本家电衰落了,探讨了许多原因。其中有美国对日本经济的打压,一个广场协议让日本各个产业部门都被打得抬不起头来,还有人说,日本现在劳动力成本太高,日本产品不再有价格优势。有人说,日本在思想上跟不上国际潮流,固步自封,现有的技术很快就会被淘汰。反正都是一堆客观原因。而日本家电在主观上到底存在什么问题,似乎没有人提起过。
最近,日本的日立公司被曝出三十年数据造假的问题。其实在多年前,就有日本神户钢厂在数据造假新闻的披露。当时,听到日本企业也会在数据上造假,估计很多人都不敢相信。日本不是一个很严谨的国家吗?日本在技术和质量上不是总在讲精益求精吗?在八十年代,中国企业都在学习日本的TQC(全面质量控制)的理论吗?现在怎么一下子就翻转过来了呢?实在让人不甚明白。其实,现在仔细思考一下,在资本主义世界里,发生这样的事情难道有什么可奇怪的吗?日本经济当年在最火爆的时候,真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完全是顺风顺水。而日本企业的数据造假,也是从那个时候就开始有了苗头。随着日本经济后来的越发不景气,这种数据造假的事情就更多了。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本质难道对日本就会有所例外吗?或许,在战后日本的早期,那时这种数据造假的情况或许并不太多。但是在到了九十年代之后,日本经济一下子就跌落到低谷。在这种情况下,资产阶级的劣根性再也掩盖不住了,一定会暴露出来。
另外,日本资产阶级的经济上的狭隘性也为这样的丑陋行为推波助澜。日本生怕他们得到的利润被别人分了去,所以很多日本公司都采取所谓“头在内,脚在外”的做法。即企业的研发、技术改良、产品设计都是日本国内,只有销售才在日本国外的其他国家落地生根。这样的模式使得日本的销售无法真正结合国外消费者的需求,无法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生产产品。所谓“头在内”,就是关键的环节都必须留在日本国内,这都是关键的环节,不能为外人所接触。而世界上其他国家,无论是欧美还是中国,都很少有这么干的。用通俗的话说,日本总怕肥水流进外人田。这应该算是日本人的狭隘吧?
日本是个资源匮乏的国家,本来应该最需要以最大的可能来实施开放。但就是因为日本人的狭隘性,只想让人家开放,而自己就不那么愿意开放。小心眼,小格局,能成什么大事?日本家电业要想不衰败都不可能。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