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磊:都2023了,又在吊打计划经济
一、又在吊打
有人最近发表演讲:“有的人说中国要搞计划经济,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在我的印象里,后30年以来,只要“有的人”有什么担心了,就一定会把计划经济押出来吊打一番。
有网文指出:“并没有人叫嚷‘恢复计划经济’,倒是多年来有不计其数的声音在日日夜夜的诋毁、泼污、谣化、抹黑计划经济,以及那段我们曾经走过的辉煌的路。”
计划经济在中国已经被打倒好几十年了,有人又在吊打计划经济,这是要干嘛呢?
二、语 境
我先解读一下吊打的语境。
语境,包括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断言“计划经济根本不可能”,在空间上似乎很明确,指的是中国。
但是,这究竟指的是过去的中国?现在的中国?还是未来的中国?抑或是包括了过去、现在、未来的中国?
爱因斯坦同志告诉我们,时空不是分离的两个东东:时间是空间中的时间,空间是时间中的空间,空间并不是独立于时间的“虚空”。因此,离开具体时间说“中国”,只能是抽象出来的空洞。
“计划经济根本不可能”这个断言,在时间上就更暧昧了。“根本不可能”指的是当下?过去?现在?未来?演讲人没说。
如果指的是前30年“根本不可能”,那么官方已经有定论,其中的是非以及经验教训,我这里不讨论。如果指的是现在“根本不可能”,那么在“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语境下,这话基本上属于正确的废话。如果指的是从今往后“根本不可能”,那么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庸俗经济学家的傲慢”了。
虽然“计划经济根本不可能”在时空上很含混,但结论却非常明确,十分肯定:计划经济不仅“不可能”,而且是“根本不可能”!
听话听声儿,锣鼓听音儿。不论有心的还是无心的都听明白了,“根本不可能”具有超时空的意蕴。这才是“吊打”想传递的信息。
三、傲慢的底气
马克思为什么说,“根本不可能”是“庸俗经济学家的傲慢”呢?马克思明确指出:
“资产阶级社会的症结正是在于,对生产自始就不存在有意识的社会调节,合理的东西和自然必需的东西只是作为盲目起作用的平均数而实现。当庸俗经济学家不去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却傲慢地断言事物从现象上看不是这样的时候,他们自以为这是做出了伟大的发现。实际上,他们夸耀的是他们紧紧抓住了现象,并且把它当做最终的东西。这样,科学究竟有什么用处呢?”
马克思说“对生产的社会调节”,就是所谓的“资源配置方式”;马克思说“对生产有意识的社会调节”,就是计划经济的调节方式;马克思说“作为盲目起作用的平均数而实现”,就是市场经济的价格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