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立虹:青年要“担负天下兴亡”,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增强全党全民族的志气、骨气、底气,青年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100周年提出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既是对青年涵养志气、骨气、底气的极端重视,更寄于了青年“担负天下兴亡”的厚望。
为什么要特别强调青年人增加志气、骨气、底气?不仅因为青年像早晨捌玖点钟的太阳,是国家的未来,国家的希望;也因为西方敌对势力疯狂与我们争夺青少年,把和平演变寄托在中国的第三代第四代身上,不仅已经展开针对青年人的一系列西化渗透,实施把中国年轻一代变为胸无大志、追逐金钱、追求享受、向往出国、向往大老板、甘做金钱奴隶的战略,而且在一些青年身上已经奏效,他们非但没有“匈奴未破何以家为”的气度和胸怀,没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高尚追求,还推崇有奶便是娘,理直气壮拼爹拼家庭和啃老,确实成为精致利己主义者。尤其是很早就被淘汰被唾弃被批判的《青春之歌》中的余永泽,他那种逃避革命追求自我小生活的行为,突然火了起来,且大行其道,不少年轻大学生居然将此当作讲实际的样板。甚至一些青年学生重新拾起笑贫不笑娼的陈旧观念,为了考试过关不惜出卖色相,为了享受不惜出卖肉体等等。真如毛主席当年担心的“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间,一个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减弱了,出现了一些偏向。在一些人的眼中,好像什么政治,什么祖国的前途、人类的理想,都没有关心的必要,好像马克思主义行时了一阵,就不那么行时了”那样,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些青年别说以天下为己任了,别说理想前途了,就连不依靠父母自食其力都难以做到,更难以经得住金钱物质的诱惑。从某种程度上说,增加青年志气、骨气、底气已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当年毛主席提出青年学生“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真正树立“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于是那个时代青少年学英雄做英雄蔚然成风,涌现出雷锋、刘文学、向秀丽、王杰、欧阳海一大批青少年英雄楷模,至今依然让人热血沸腾。当今依然需要重温毛主席“要使全体青年们懂得,我们的国家还是一个很穷的国家,并且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根本改变这种状态,全靠青年和全体人民在几十年时间内,团结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一个富强的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有些青年人以为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就应当什么都好了,就可以不费气力享受现成的幸福生活了,这是一种不实际的想法”的教诲,充分认识培育青年志气、骨气、底气的战略意义,增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政治自觉,将此当作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和重大历史使命,培养更多“担负天下兴亡”的“后浪”。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