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龙:世界大变局下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历史意义
【摘要】在西方金融资本主义处于危机周期的当下,我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具有世界历史意义。从发生逻辑上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根基是在金融资本帝国体系下后发国家向西方学习现代化无果,转向马克思主义、新型民主革命、社会主义的结果;从实践成就看,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利用国际生产力、有效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推动工业化持续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实现绿色发展、推动世界和平的制度功能。从世界大变局时代对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解答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及其实践具有稳定世界经济、推动新自由主义道路转向、发展和复兴科学社会主义、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世界历史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充满现实主义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向度。报告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概念,是对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实践的高度概括和提炼。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后发国家超越金融资本帝国遏制、追求独立发展的现实道路。在西方金融资本主义处于危机周期的当下,我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具有世界历史意义。本文拟从发生逻辑上讨论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根基,从百年成就出发讨论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功能,进而从世界变局出发讨论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历史意义。
一、从发生逻辑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根基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近代世界历史进程中生成的,不能只从中国自身内部出发加以理解。
在世界古代史中,欧亚大陆是世界历史的中心,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地处亚洲的中华大地上形成了诸多大一统封建王朝,因而又是欧亚大陆的重心。古代中国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成就巨大,尤其是在中央集权制度下建立了三省六部制、内阁制、郡县制、科举制、文官制等。古代中国尽量把血缘关系从公共权力体系中剥离,较早实现了国家与社会的分离,实现了较为长久的和平,也实现了民族融合。在此基础上,古代中国实际上支撑起了相对发达的内部贸易,推动了世界商业发展,这实际上也是推动西方资本主义起源的一个重要动因。例如,元朝打通了欧亚大陆的贸易。
与此同时,在西方落后边陲,在西欧大陆产生了一个新的历史主体,即金融资本。年鉴史学派的布罗代尔、世界体系理论的阿里吉,都把西方资本主义的起源追溯到金融资本主义的产生。金融资本是理解世界经济、世界史的一个核心概念。如果没有这个概念,那对资本主义史、近代世界历史的理解都会陷入抽象。
《资本论》阐述了这样的逻辑:从商品开始,商品转化为货币,货币又转化为资本,资本又转化为产业资本、商业资本、银行资本,这三种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又会相互融合,进而产生势力庞大的大货币垄断资本,这就是金融资本。金融资本是从产业资本、商业资本、银行资本的垄断融合中产生的“总资本”。金融资本产生后,又有能力融合地产、港口、码头、石油、矿山、森林等。随着进一步发展壮大,金融资本还有能力支配国债和公共信用以及公共部门。所谓资本主义的起源,就是西方最先形成金融资本这个主体。布罗代尔认为在印度、中国,与工场手工业相联系的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及从事货币汇兑的银行等都存在片面的资本形式。但是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银行资本的融合,即金融资本的产生却最先发生在西方。我们在理解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时候,不能仅着眼于技术、工业革命、分工或生产力,也需要追溯真正支配这些内容的金融资本。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