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义:老百姓不欢迎这样的“调查研究”


  中央办公厅发布文件,提出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老百姓闻之欢欣鼓舞,这一下子,有些问题领导同志可以下来和咱面对面听听意见了。一句话,群众对恢复和传承党的重视调查研究的好传统,可以说期待已久。但愿这次不是简单说说,停留在一般口号上,而是要脚踏实地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再也不能喊喊几句口号一阵风了,因为我们过去吃亏太多了。

  所以,为了防止调查研究一阵风,中央办公厅提出一系列方式方法,比如“因地制宜、问卷调查、抽样调查、座谈访谈、随机走访”等等。我以为这样的方式方法是重要的,但关键还在有没有对扎扎实实调查研究的思想认识,如果为了应付一下,搞一些很时尚的大数据一类的东西,并不太难。但是不能反映社会实际,解决不了问题,对党和政府的工作毫无帮助。那就流于形式。说实话,面对上级的这个重要决定,老百姓有老百姓的喜中有忧。喜当然不必说了:党的好传统回来了。忧什么?忧的是一些以调研为名的形式主义再度兴起。群众说是“假调研”。比如,以下几种形式的“假调研”老百姓就特别的反感。有必要提请各级领导别犯这些历史过错。

  一曰“前呼后拥式”调研。这种调研,其主人公唯恐社会不知道,比如省里干部到乡里来了,从市到县再到乡陪同者一大串。乌乌泱泱一大群,这哪是调查,这是摆谱添麻烦来了。这一下就很难摸到真实情况,群众本来想说说县里工作的弊端,比如某些干部的作风问题,但是正想开口,只见后边那个县里的干部又是挤眉弄眼暗示,又是私下制止,乡里的干部瞪圆了双眼,老百姓哪还敢说话,只有强忍住要说的话,一切都是好好好。这哪像调研哩,纯粹是走个过场而已。毛主席当年怎么下去调查的,一把雨伞,几块干粮,便走入了老乡家里,坐到了百姓的炕头上,百姓的什么心里话都愿意倾心而谈。

  二曰“提前打招呼弄虚作假”式。领导还没下去,提前几个月甚至半年通知都到了,说是帮助解决问题,其实纯属骚扰老百姓。这样的调查老百姓特别反感。比如,因为听说某市长、省长、书记某个时间要来蹲点调查,于是各级便开始提前布置准备,路边没树的赶紧栽树,老乡有破房子的抓紧整修。有的甚至觉得景观不好的,赶紧在村口象征性挖个景观湖,等等,反正做假的办法多了去了。

  有个地方就闹过不少类似的笑话。某个省领导要到某乡搞关于养牛的调查报告,提前市县领导便下来布置,说是这是“政治”任务,要充分准备。结果这个乡养的牛实在不多,于是就准备呗,把十里八乡的牛都借来集中一起。没想到的是,省里领导来了,牛因为不是同槽伙伴,结果互相打起架来,弄得省领导来观看了一场免费的斗牛表演。老百姓说,这哪是调研啊,是来看斗牛来了。

查看余下6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3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3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