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鹏:治沙的愚公,还是逐利的商人?


  前几天,宁夏某林场一位孙老板“跪地求水”的视频到处传播。

  很多媒体上来就把他捧成了“倾家荡产”、“不求回报”治理沙漠的“当代愚公”,说他放弃千万家产,几十年如一日投入治沙工作,却遭到了当地国企煤矿的不公正对待,呼吁要给他一个公道。

  不得不说,这样的画面、语言、文字,非常有冲击力和感染力,吸引了无数的支持者。

  但我劝大家还是多读点书,不要上了小作文的当。

  给大家科普一点高中地理知识:根系发达的植被过度吸取地下水,使地下水水位下降,导致根系较短的植被大量消失,水资源短缺加剧。真的治沙应该先使用草方格,种梭梭、红柳、花棒、柠条、杨柴、胡杨之类耐旱灌木植被的来固定沙土,等到形成了一定的生态之后,才有可能种植乔木。

  大家可以看看画面中孙国友先生种的树,都是高大、根系发达的阔叶乔木,每一棵树甚至都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来灌溉.......大家再看看这些树旁边的土地,差不多就是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孙先生“治沙”治了20年,难道就没有形成一点点正常的灌木植被吗?直接就上乔木?

  而最新报道指出,孙国友先生种的树,很大一部分是“国槐”和“丝绵木”,国槐和丝棉木最大的价值就是作为工程树种卖出去,纯纯的经济树种。而且,它们对于水的需求太大了——丝棉木属卫矛科,又名白杜,树通常高6 ~ 8 m,叶型圆润,呈椭圆或近似圆形,叶色浅绿,花细小;丝棉木木质细腻、有可塑性,常被用来雕刻日常器具;其种子含油量丰富,是工业制油的优良原料。丝棉木属阳性,最适宜生长在多阳、少寒、少阴之地,其根系对于中性和偏酸性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丝棉木对肥料与水的需求较强烈,适合生长在水边或者肥沃多水的地方。

  如果需要巨量的水资源来种树,那么种什么都可以,这明显和“治沙”没有关系,这就是单纯的经济行为。

  当地农民有自己的说法——“他(孙国友)说自己从2003年开始种树,将荒沙地改造成现在的模样,但是林场里的沙蒿、柠条实际上都是我们小时候村里领着我们种的,孙国友还没来林场时,这里已经是成片的沙蒿。”

  “他说自己造林二十年,但你看看,除了他住的地方种了一圈树,其他大片的地方依然保持着刚承包时的状态。”

  “我们这的水盐碱含量高,根本就不适合种他栽的那些新疆杨、速生杨。”“活了一棵树,周边的树全死了,明明这些抗旱灌木就能很好地防风固沙,结果现在种一棵树却造成更大的沙化。”

  沙漠治沙,从来不靠种树,可以种树是之前国家几十年防沙治沙的结果……孙先生是不是有点“贪天之功”呢?

查看余下6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5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5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