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贵州村超:《少林足球》的现实悲喜剧


  贵州村BA刷屏之后,贵州村超火了,笔者一位致力于乡建事业的朋友还在现场客串了一把解说员。

  看到贵州村超的真实阵容,笔者想起了周星驰的电影《少林足球》。

  村超的球员,有建筑工人,有货车司机,有教师,有厨师,有卖鱼卖肉的,有开挖掘机打零工的,也有在外地务工专门赶回老家参赛的农民工,可谓五花八门;参赛的经费是村里的父老乡亲每人10块、20块凑出来的。

“村超”球员来自各行各业

周星驰劝当酒吧服务员的大师兄“出山”

  然而,就是这样一支支临时拼凑起来的队伍,却在村超的赛场上,惊现出40米开外的“世界波”、内马尔式的彩虹过人、C罗式的电梯球、贝克汉姆式的圆月弯刀、门将的极限扑救……

  这里没有大牌球星,没有赞助商,没有门票收入,却吸引了超过五万名热情的观众观战,上至八十岁的老奶奶,下至学龄前的儿童,场面令人为之动容。

  在大多数人看来,周星驰的《少林足球》是一部喜剧,既有星爷一贯的无厘头搞笑风格,也是屌丝逆袭、梦想实现的欢乐结局。

  然而,在笔者看来,《少林足球》仍旧是一部喜剧外壳的悲剧。正如星爷自己说的,“为什么人人都说我拍的是喜剧,其实我拍的是悲剧啊。”

  这世界有些人一无所有,

  有些人却得到太多……

  ——郑智化《生日快乐》

  影片的开头,星爷满脸污垢、衣衫褴褛地走在高楼林立的街道,穿着一双满是破洞的烂鞋的他在看到商店橱窗中的漂亮新鞋的时候,脸上写满了渴望与羡慕,迎接他的却是鞋店经理对他鄙夷嫌弃与无情大骂。

  还有立志成为音乐家的酱爆,儿时梦想成为舞蹈家的猪肉佬,以及所有跟周星驰一起发狂在街上起舞的路人和食客……

  岁月流逝,我们却与儿时的梦想渐行渐远,背负着沉重的生活压力苟延残喘。

  电影里处处是喜剧,喜剧背后却处处是辛酸;电影中人物的悲剧,不过是作为观众的你我他的现实正剧。

  有人说,星爷的电影从来不会嘲笑穷人。的确如此!

  但也不仅如此。

  不同于那些对穷人带着刻意的偏见、丑化与鄙视的影视作品,也不同于那些对着穷人假惺惺、高高在上式的悲悯,只是把穷人当作一个抽象化了的空洞符号用来反衬主角光环的影视作品,在周星驰的电影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鲜活的、值得被尊重的穷人。

图片

  “我们虽然穷,但不乱说脏话,我们不去偷,我们不去抢,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我们不会拿”——《长江7号》台词

  如此纯粹而坚定的立场,得益于出生在内地移民家庭的周星驰儿时在贫民窟生活经历,更得益于周星驰母亲凌宝儿的影响。

查看余下6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