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国明:警惕历史圈的卧龙凤雏,中国历史又到了危险时刻


  一

  一开始听说中国被中国人编辑出版的《世界上下五千年》开除出世界主要文明源头的消息,都快被他们气笑了,所谓气莫大于苦笑。

  西方人都不敢做的事情,一些国籍是中国的人给做到了。他们的胆子究竟有多大,我们早就领教过。他们可以在中国孩子的教科书里,故意把五星红旗画错,还特意让星条旗元素不时闪现。当然,还有些课外读物就更放飞自我了,敢把学雷锋的插图化成侵华日本鬼子的摆拍图片,把精忠报国的岳飞画成东洋武士的形象。

  好像这么一想,就立马不觉得《世界上下五千年》这个事有多么突兀了,也顿时心平气和了许多。谁让我们是见多识广,见怪不怪的中国网民一分子呢?比这更逆天的,我们见得也不少了。你我都是千锤百炼过的,在互联网上什么样的妖魔鬼怪没见过。

  比如,电影《金刚川》的片段被人搬到推特之后,让美国网民如获至宝,认为,这部影片刻画的美军飞行员形象比美国好莱坞和美国政府宣传得还要好,他们感叹,中国人把美国人塑造成了他们想成为,但又无法成为的形象,“中国对美国人的宣传描述继续超越西方目前所作的一切”。还有人认为这是一段最好的美国精神宣传片,都可以直接拿来做美军的征兵广告。美国网民还想告诉那些把美军形象塑造得如此之好的中国电影人,“继续做你正在做的事情,不要改变任何事情。”

  我们假设一下,如果一个是历史圈甚至比西方人更爱抬高西方的历史,一个是影视圈比美国人更爱美化美国的大兵,是不是瞬间就可以并称跨界的瑜亮了。

  回到历史圈,其实也有例子可以与之媲“美”。

  易中天的《中华史》第一章竟然是“夏娃造反”,把“夏娃看成是女娲的前身”。意不意外?刺不刺激?

  夏娃是西方神话中的人物,而女娲是中华神话中的人物,竟然可以混搭在易中天的《中华史》里面。对此发明,易中天给出的理由之一是“在世界神话的谱系里,女娲不是第一个神,也不是第一个人,甚至不是第一个女人。”“第一个女人是谁?夏娃”。他要从圣经故事里引进夏娃,解决他认为的中国文明缺乏终极创造者的缺陷,因为他认为盘古和女娲都是不这个终极创造者,而西方文明有上帝这个终极创造者。他认为“我们需要一个故事”“令大众有认同感与归属感”,“让我们产生‘身份认同’”,他认为中国神话终极创造者的缺失,影响了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和归属感。于是,他就勇敢地拿起手术刀,给中国历史做手术,把夏娃“借”过来,让她成为女娲地前身,他认为这样就能弥补中国神话和文明的缺失了。

  他大概很满意自己以这样的方式比较好地解决了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和终极三问。只是经过他这样一处理,中国人最早的母亲是夏娃而不是女娲,西方人的上帝也成为中国人的终极创造者了。

查看余下7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8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作者让我们知道了这样一件令人气愤的事:“中国被中国人编辑出版的《世界上下五千年》开除出世界主要文明源头”
我想,编辑出版这《世界上下五千年》的人,一定不是真正的中国人,或者他是冒牌货;或者他已经变种、变质;最起码是个无知无识的白痴!
联想到中国还有那个说“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是牛皮哄哄”的人……
该很好反思一下:中国在文化、历史、教育、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被殖民的情况究竟有多严重了?!
0条回复
问题出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管理层的意识形态问题和官僚主义问题,二是文化创作层的意识形态问题。不可否认,这两方面的人智商都不低,他们不仅仅是精神美国人的问题,它们也不仅是个体,它们已经抱团成伙,它们是系统的故意的在摧毁中华文明历史传承,它们的背后有强大的支持者和组织者。哀大莫过于心死,攻城莫过于攻心,文化间谍的危害性远大于军事间谍,远大于技术间谍,远大于商业间谍,远大于经济间谍。
0条回复
阵地不能失守啊!!!
0条回复
欲亡其国先乱其史,打掉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自信心,最有效的就是让他失掉对自己国家和民族历史的自豪感,这是历史虚无主义的终极大招。一旦得逞,这个民族就再也难以站起来,精神上永远都是侏儒。西方文明中心论者用了各种方法贬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历史的目标。
0条回复
无耻的小人说“中国穷了几千年了”!汉唐盛世,西方白皮还穴居,大宋朝用钱把北方蛮族砸烂,大明王朝郑和的一条船能买下整个西方,清朝GDP全球第一!!!
0条回复
我认为真正的决战,不在经济,不在军事,而在文化。决战的终极对手,不是美国,不是西方其他国家,而是生活在我们国家掌握着各种资源的精神美国人,精神西方人。其中,掌握着文化资源的,是最难缠的对手。
0条回复
现实是老百姓想管无权,有权的放任不管,奈何奈何奈何!
0条回复
根源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8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