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环境保护问题与资产阶级的算计

2023-08-31 1196 3
作者: 胡懋仁 来源: 昆仑策网

  多年前,在三峡大坝建设之前的多次论证中,有不少人提出了不少反对意见。这些意见集中在大坝的建设有可能不利于环境保护,有可能不利于生态保护等。今天看起来,这些反对意见都是有些道理的。但是三峡大坝最终还是建设起来了。当初那些提出反对意见的人们对此非常不满。

  那么这是不是说,当初的决策者就是听不进不同的意见呢?这话不能一概而论。

  因为关于三峡大坝的建设,要解决两个主要问题,一个是防洪,一个是发电。防洪是针对一旦上游因多种原因爆发洪涝灾害,大坝能起到缓解和迟滞的作用,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能起到较大的保护作用。而发电则是由于国家的快速发展,急需大量的电能供应。如果能建好三峡大坝,那么华东等地的电能供应也能得到较大的补充。

  因此,当时的决策者,既不能不考虑环境保护与生态保护的问题,更不能不考虑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国家发展所需要的电能等方面的问题。这就是一个需要反复权衡的过程。

  在国家的建设、发展与治理方面,都是要反复来做这种利害平衡的。如果只考虑某一个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那么决策最终的结果就可能出现偏差,出现问题。但在实际过程中,人们不可能把所有的方面都考虑得面面俱到,不可能做到只有利而无弊。最后的决策结果只能来分析和观察,到底是利多还是弊多。

  哪些利是需要在当下必须尽早解决的,而哪些弊又是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与规划中可能逐渐得到解决的。这样权衡下来,所做出的最后决策,才有可能让我们得到最大的利益,以及避免过大的损失。

  从哲学层面上来看,所谓环境与生态的平衡都不是绝对的。在人类产生之前,地球发生过多次地质变迁与气候变迁。这些地质变迁与气候变迁导致很多物种的灭绝,也导致后来新生物种的诞生。这样的地质变迁或者气候变迁就无法确定它们究竟是好还是坏,无法确定是对环境的保护还是对环境的破坏。这样的变迁在人类出现之前,是无法给出任何意义上的价值判断的。

  在人类出现之前,人类的先祖在地球的生物链中,所处的环节并没有什么优越之处,人类的先祖以植物和比自己弱小的动物为食物,但对于大型的猛兽,人类则是这些猛兽的食物。人类当时由于疾病,由于自然灾害,由于大型猛兽的攻击,寿命十分短暂。如果说,这就是地球上最佳的生态环境,无疑这样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的先祖并不友好。

  因为人的直立行走,由于人能制造工具与使用工具,人类开始改变地球自然界的原生态的面貌。人们伐木、开荒、狩猎、捕鱼,无一不是在改变着地球自然界的所谓原生态面貌。这算不算对地球环境与生态的破坏。严格说起来,这确实是对环境与生态的破坏。只是那时人类的破坏能量并不大,所以破坏的后果也并不十分明显与突出。

查看余下5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3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3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