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民:关于实现贸易逆差、增加国债和工资以活跃国内市场的建议

2023-09-02 2069 1
作者: 黄庭民 来源: 昆仑策研究院

【摘要】2023年我国的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主要是依赖印钞、同时压低汇率等增加低价出口。压低工人工资也是降低生产成本和出口价格的重要措施,却导致生产过剩增加,印钞巨大,效果却很差,反而有通货紧缩的风险。我们应反思严重依赖西方市场的经济教训,建立独立自主的国内国际经济体系。建议依据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赋予我们的权利,停止接受美元;央行印钞应用于购买国债而不是购买外汇;大幅度增加国债发行;提高劳工收入来增加消费,消除生产过剩。

  进入2023年,我国经济形势有了明显改善。第一季度我国GDP比上年同期增长4.5%,人均消费增长4.0%,贸易出口增加4.8%;前4月贸易顺差2.02万亿元,扩大56.7%;从4月的单月数据来看,贸易顺差涨幅更加明显,扩大了96.5%。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取得这些成绩,主要与投入资金较多有关。仅2023年第一季度我国就增加衍生货币15.02万亿元,而2021年全年仅增加19.6万亿元,2022年全年增加28.1万亿元。由此可见,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放贷和增加资金投入来推动的。2023年第一季度的消费增长了4.0%,这不仅低于经济生产的增长,而且增长最快的是医疗支出,高达14.7%,主要是2022年12月中旬至2023年1月的新冠疫情使病人大幅增加导致的。

  对外贸易的增加与央行在2023年第一季度印钞3791.69亿元用于高价购买外汇、压低人民币汇率和出口价格有关。2023年第一季度人民币汇率始终控制在6.7到7.0之间,2023年4月央行又印钞361.59亿元用于购汇,控制人民币汇率在6.9左右,约为购买力平价汇率的2倍。

  虽然人民币汇率还受到美国加息的影响,引起美元回流,也使得国内外国资本家兑换的美元增多,导致美元汇率上涨、人民币汇率下降。但其根子是国内金融部门承诺“资本项可兑换”,这等于让政府被动参与货币兑换。政府不得不储备大量外汇,用于满足可能出现的兑换需求,从而导致国内兑换市场上的外汇供应严重短缺,人民币汇率仅为购买力平价汇率的0.5倍左右。这等于把人民币低价贱卖,导致损失十分巨大,近几年每年损失增加到3万亿美元。而美国银行基本不储备人民币,不开展美元与人民币的货币兑换业务。美国对人民币的经常项目都不开放货币兑换业务,而我们不仅在经常项目上,而且还在资本项目上都单方面承诺“开放货币兑换”。我们官方储备3万多亿美元,加上民间储备2万亿美元,对应的是让美国和西方资本家换走了35万亿元以上的人民币,加上银行配套的3到5倍贷款用于投资,等于购买、控制我国上百万亿元资产,间接控制的资产就更多了。

查看余下7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