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我无法剪断自己和祖国的纽带”
大约十多年前,在我退休前后,我在学校不同年龄的老师中间,做了一次规模不大的口述采访。虽然采访的人数不多,但这次采访先后进行好几年。大约是从2007年开始,到2012年结束。
在采访中,接受采访的老师基本都是一直在北航工作的,有的是从读书开始就来到了北航,后来留校担任了教师。但是有一位老师情况有点特殊。他是一直在美国读书而且拿到博士学位的。而且他也不是从大陆去到美国留学的,而是从台湾到美国留学的。但是他在七十年代回到了自己的祖国,在北航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一干就是几十年。而且他还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这位老师就是李椿萱教授(这里我还是愿意称他为教授,而不想称呼他院士。院士的称呼太容易让人感觉陌生和疏远了)。
1970年年底,台湾报纸披露,美国把琉球群岛的管制权交给了日本,但美国还把本来属于中国领土的钓鱼岛也十分无理地交给了日本。美国的这个恶行引发了在美国和加拿大的中国留学生的极大愤慨。当时在北美就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保钓运动”。李教授当时作为热血青年,也积极投身到这场运动之中。
由于过去台湾长期进行反共教育,所以很多旅美台胞,也包括从台湾到美国留学的青年留学生,都视大陆为洪水猛兽。美国媒体对大陆的报道也完全都是负面的,因此广大旅美台胞对于大陆、对于中共都有不同程度的反共、恐共心理。关于钓鱼岛被美国硬送给日本,由于台湾的蒋介石集团非常软弱,不敢提出任何抗议,而中国政府则坚决反对美国的错误行为。参加保钓运动中的一些积极分子,看到这样的情况,对台湾当局非常失望,同时也产生了要了解中共、了解祖国大陆、了解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强烈愿望。1971年,五位参加保钓运动的留学生积极分子,在两岸隔绝22年之后,来到大陆访问,还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周总理跟这些来访者谈话,从晚上十点一直谈到凌晨四点。他们还没回到美国,台湾《中央日报》就刊登了他们到大陆访问而且台湾方面还吊销了他们护照的消息。这等于给他们做了宣传效果最好的广告。这些留学生回到美国之后,到各地做报告,宣传大陆之行。社会主义新中国成为对一部分台湾留学生、学者专家有很大吸引力的地方。周总理也接见过几个保钓运动的代表团。团员之中有的当面要求到大陆定居工作。周总理说要做两三年的准备,才能让海外的台湾学者专家到大陆工作。后来,因为多种原因,周总理的这个愿望在他生前没有能够得到实现。
到1976年文革结束,大陆只批准了十几位海外的台湾学者专家到大陆定居工作。1977年邓小平恢复工作之后,国务院科技干部局着手引进海外台湾学者专家。从1978年到1980年,到大陆定居工人物台湾学者专家人数最多,有100多人。保钓运动高潮时,想到大陆定居工作的台湾学者专家估计有一两千人。但事隔多年,他们中大多数在海外已经成家立业,也就不想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