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乏力最根本的八大问题

2023-10-09 1947 0
作者: 汪涛 来源: 全产业链平台研究

  导语:中国经济为何乏力?为何政府迄今尚未出台更有力的刺激政策?房地产市场和地方政府债务后续如何演进?日本“失去的三十年”对中国有何启示?本报告中我们将解答这些问题,并进行更多讨论。

  中国经济最受关注问题如下:

  1.疫情后中国经济复苏为何乏力?结构性因素或周期性因素,谁是主因?

  2.为何政府迄今尚未出台更有力的刺激政策?

  3.房地产下行将如何演进?政策放松空间还有多大?

  4.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有多严重、会出现大规模违约吗?应如何化解?

  5.中国能否化解债务风险?中国是否面临明斯基时刻?

  6.政府将可能出台哪些政策支持高质量发展?什么刺激政策效果更强?

  7.日本“失去的三十年”对中国有何启示?

  8.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增速如何?关键驱动因素是什么?

  1. 疫情后中国经济复苏为何乏力?结构性因素或周期性因素,谁是主因?

  随着近三年的“动态清零”防疫政策结束,中国经济重启。今年年初我们预计经济活动复苏有助于支持就业市场和居民收入提升,部分超额储蓄会得以释放,从而推动消费反弹和经济复苏。此外,我们还预计房地产活动在去年大幅下行后将企稳。此外,财政政策适度扩张,这些因素可以抵消出口下滑对经济的拖累。

  2023年一季度的经济增长大致符合预期。事实上,房地产反弹力度和出口韧性均强于预期。但是,房地产活动反弹持续时间较短,二季度开始房地产新开工和销售面积再度大幅下降、并持续到三季度。房地产活动再次下行部分由于对购房者和开发商的政策并未大幅放松,部分由于市场情绪恶化。由于全球需求疲软,二季度以来出口也大幅下跌。此外,由于土地出让和财政收入弱于预期,政府削减财政支出,导致2023年上半年实际整体财政政策较去年同期收紧(其规模占GDP的1%)。同时,由于消费者信心低迷,超额储蓄仍在持续上升。

  一些经济学家和评论员将中国目前的经济困境归因于结构性因素,包括人口下降、监管力度收紧大幅削弱民营部门信心,同时面临海外脱钩压力。但是,尽管长期而言中国面临人口挑战,我们认为当前就业市场低迷、青年失业率高企,表明经济也存在周期性问题,当前的经济增速低于中国潜在增长。本轮的房地产下行调整是历史上幅度最大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长期基本面(包括人口结构)的变化,部分由于此前政策大幅收紧,同时新冠疫情和防疫政策加剧了经济下行压力。此前监管收紧、市场对民营部门发展的担忧,以及供应链转移压力是削弱企业信心的主要原因,但国内外需求疲软导致的订单和盈利下跌也是重要因素,后者部分由于全球科技行业下行周期。因此,我们认为周期性因素可能也是导致经济下行的主要原因。

查看余下8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