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国明:最近互联网发生的两件大事
一
最近中文互联网发生的两件大事,对中国弥补话语权短板意义重大。
一是学者金灿荣起了个头,中国网民开始广泛质疑亚里士多德其人是否真实存在,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古希腊文明是否造假的大论战。
二是巴以冲突爆发,中国互联网就支持以色列还是巴勒斯坦展开大论战,引发了对以色列和犹太资本重新认识、重新评价的大论战。
这两个话题的争论,对我们中国以及我们的真正对手正在进行的认知战都利害攸关,极为重要。
这两个话题,一个涉及西方文明源头的真实性,另一个关乎西方所谓的“文明世界”的“文明”形象还能否维持。前者会让一部分中国人冲破“西方文明中心论”的思想钢印,后者会彻底撕下西方文明的“文明”伪装,二者都会从根本上动摇美西方的软实力和认知战能力。
所以,我们熟悉的老对手们这次是真急了,因为无论是质疑西方文明源头的真实性,还是西方“文明世界”的“文明”成色,对他们来说,性质都属于挖祖坟。
中国的舆论反击战终于向前推进到令对方心惊胆寒的话题,目标对准他们的信仰基石了。
从对手的表现看,他们对这两个话题都特别怕争论,所以想办法要给质疑亚里士多德的中国人贴上“反智”的标签,给揭露以色列这次无差别攻击巴勒斯坦平民以及屠杀巴勒斯坦平民暗黑历史的中国人,扣上“反文明”|“与文明世界为敌”的帽子。
这些人“反智”“反文明”的攻击话术一旦出现,就跟经济学家攻击学者温教授“反经济学常识”一样,说明他们失去了辩护能力,对公开的论战缺乏信心,心慌了,气急败坏了。
他们平时自我标榜独立思考,却不允许中国人对他们以宗教般虔诚信仰的西方体制、西方文化、西方理论进行质疑,这本身不是最大的讽刺和最有杀伤力的回旋镖吗?
因为西方的文明源头和西方的“文明”形象经不起太多推敲,也因此最怕公众的质疑和公开的辩论,所以,我们的认知战老对手和美国一样,都不顾及自相矛盾对自身形象的损害,采用最低级的手段,想阻止质疑和揭露的继续。
他们这套做法不但不会成功,反而会更多暴露他们的心虚,增加中国人的信心。
二
这两个看似属于不同领域的话题实际参与者的双方主力,其实是高度重合的:
支持对亚里士多德是否真实存在进行质疑的,也基本在巴以冲突中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正当权利。
阻止对亚里士多德进行质疑的,在巴以冲突上也有很高的比例站在以色列这边。
如果考虑到在巴以冲突中支持以色列的账号,和在俄乌冲突中支持乌克兰的账号也是高度重合,本次论战阵营的分明就更清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