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先富”起来的那些人将向何处去


  当代中国已经培育发展了一大批“先富”起来的人,其中富豪阶层的规模、质量与水平已堪称为世界之最,由此造成当代中国新兴资本集团势力庞大,具有影响甚至左右中国经济形势的突出能力。

  经济发展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人所共知,尤其对于今天的中国,实现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政治与历史影响。在这样的格局下,中国那些“先富”起来的人愿意做什么、将要怎么做,即他们的态度、立场与取向等就变得相当关键。因此,在研判展望未来的时候,人们就不得不拷问这样一个问题,即中国“先富”起来的人将向何处去。

  从理论逻辑与理想诉求的角度说,人们无疑是希望能“先富带后富”,“先富”起来的那些人特别是其中富得流油、富得豪横的新兴资本势力能够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领头羊,成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排头兵。但是,现实情况似乎并非如此,在上述要点上,当今中国“先富”起来的人所发挥的作用总体上并不理想,甚至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还起到很坏很恶劣的作用(如恒大许家印之类不是个别)。这大概就是中国社会上上下下都对富豪阶层有所不满的重要原因,也是引发相当一些人强烈仇富心理的重要缘由。

  当然,上述说法乃是站在特定的立场与视角、即“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与视角上来分析研判的。如果换一种立场、换一个角度,譬如从富豪阶层的角度出发,他们就不仅要问:凭什么要我们这样做呢?别人富裕与否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难道我们该谁欠谁了吗?我们不愿意不行吗?不这样做不行吗?

  综合上述两个方面可以发现,当今中国还没有制约“先富”起来的人必须带“后富”的约束性机制和力量。或者说,这样的制度机制,迄今为止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这样一来,社会的希望要求与“先富”者的心情意愿之间就出现了对应与匹配程度的问题。如果二者之间的匹配度很高,彼此关系很好很融洽,“先富”起来的那些人就有可能乐于贡献付出;否则,就要发生种种“先富”者与社会乃至政权不和不睦的现象与问题。

  一是他们的“信心不足”问题

  “先富”起来的群体里的人很多都掌握有一定规模的新兴资本,具体社会角色就是那些民营企业家。是企业家就要经营企业,就要从事经济活动,但据说现在这些人普遍“信心不足”,由此导致相关的经济活动缺少生机与活力。这个问题很不好办,听说光靠政治表态和政策支持已经不满意了,有些利益代理人已对执政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提出了要求,那可就干系重大了。

  二是他们不高兴就“不干”、就“跑路”的问题

查看余下5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4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24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