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只开西医课程的医科大学,需要开设中医基础理论课程
在普通大众心目中,对中医认可的普遍性开始增长。有越来越多的疑难病症的患者,在西医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和药物的情况下,多会去看中医。但是,在国内普遍占优势的西医医院里,受过西医教育的医生们,其中有不少人至今对中医疑虑重重。当患者对西医医生说起自己曾经找中医看过,而且曾经有过什么样的疗效时,西医的医生们几乎都会表示怀疑,他们从根本上就不相信中医能够治愈相关的疾病。
在国内,西医绝对是占优势的,在各级政府中的卫健委部门里,其领导者和管理者大多也都出身于西医。这种状态对于我们振兴中医确实不太有利。可能上级下达一个文件,要求各级卫健委在振兴中医方面要采取一个怎样的行政措施,卫健委一般也不会拒绝,也会下达相关文件。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卫健委的领导们是不是真的理解了上级的意图,是不是真的也是发自内心地认为必须要振兴中医,这都是会让人产生不少疑问的。而且这样的状态在短时间内也是很难改变的。
如果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恐怕还要从根源上来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其中有一个方法就是在国内现有的医学院或者医科大学中,要普遍开设中医理论的课程。学习西医的医学生,都有必要接受最基础的中医理论的教育和培训。
多年来,在我们的中医学院,或者中医药大学里,学生们都要接受一定学时的西医课程。现在有不少中医医院或者中医科的医生,也都会给患者开出带有西药的药方。但是我们那些只学西医的医生,除了能开一些中成药的药方之外,几乎都不太会开中草药的药方。当然,情况也不是绝对的。有的学过西医的医生,也能给患者开出中药药方,原因在于,这些医生的家学都有中医的传统。他们的中医家学是祖传的,所以他们本来就有一定的中医基础。他们虽然后来学的是西医,但他们的这点中医底子对于他们在诊断和治疗中还是能发挥出很大作用的。
因此,在目前有限的条件下,初步在以西医为主的医科大学里开设中医基础理论是有可能性的。可能在最初阶段,在师资上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但是在我们的中医药大学里,有不少退休的教师,在我们的中医医院里,也有不少退休的医师。他们完全可以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之后,到以西医为主的医科大学里讲授中医基础理论的课程。
在医科大学开设中医基础理论的课程,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在那些学了西医的医生,总是对中医疑虑重重,他们的基本观念就是认为,中医不是科学,而西医才是科学。如果从科学的狭义上来说,这样的说法也并不错。西医的所谓科学是从观察入手的。观察、实验、分析、归纳是所谓科学的基本方法。西医的哲学基础是经验论。只有我能看到的,或者触摸到的症状,我才能了解这类疾病,才有可能针对这类疾病提出治疗方案。对于中医,从某个角度来看,也有一定的经验论的属性。中医的望、闻、问、切,也是一种观察,也需要分析、判断和归纳。西医看血相,看各种指标,中医通过脉像来判断人体中在那些方面存在着失衡的问题,而且不需要那么多检测数据,同样可以提出治疗的方案和办法来。只是中医没有用那么多的试剂,没有用那么多仪器设备。中医对经络理论的认知,不需要西医的解剖学。解剖学的对象是对那些失去生命的肉体,中医对经络和穴位的认知不需要通过解剖,而且一旦对无生命的肉体解剖之后,也找不到经络与穴位。因为经络与穴位只有在有生命的肉体中才能存在,而且才能运转。但是西医的解剖学对中医来说,没有太多实际意义。即便对活体实施麻醉之后,其身体状态肯定与没有施加麻醉的状态有着很大的区别。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