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恩富 叶道良:怎样缩小我国财富和收入分配差距?
摘要: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激发经济活力,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居民收入,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然而这一时期也伴随着财富与收入分配格局的显著变化,我国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分配问题,这不仅关系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影响着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而产权对策在缓解财富与收入分配差距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财税对策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金融对策则会对财富和收入的变动起着直接的涨缩影响,房产对家庭之间财富不平等的贡献率最高。基于此,本文依据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分配理论,从产权、财税、金融、房产四大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缩小我国财富与收入分配差距提供参考。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实现较快增长的同时,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分配问题。城乡差距、区域不平衡、劳动与资本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逐渐凸显。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影响着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
为应对这些挑战,我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政策调整,旨在促进更加公平和合理的分配。这包括消除绝对贫困政策、财税制度的改革、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以及针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扶贫开发政策等。这些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分配的不平等,但收入和财富分配差距问题仍然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据截止日期为2023年9月1日的“胡润百富榜”统计①,个人财富5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上榜企业家共有1241位,其中1052位居住在我国内地(分布在139个城市),158位居住在港澳台地区(中国香港86位,中国台湾72位),31位居住在我国以外的国家,上榜企业家总财富为23.5万亿元。在2023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中,我国上榜者总数(含香港、澳门和台湾)为614位,财富总额为1.67万亿美元,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富豪数量的736位。②现有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财富和收入分配格局失当,以基尼系数和广义熵指数度量的家庭间财富和收入差距较大,且未出现明显的缩小趋向。③④显然,这些现状均不利于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内容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发展方向⑤,还将对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产权对策在缓解财富与收入分配差距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财税对策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金融对策则会对财富和收入的变动起着直接的涨缩影响;房产是家庭财富的主要组成部分,房产价值的不平等对家庭之间财富不平等的贡献率最高。基于此,本文依据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分配理论,将遵循“人民至上”“问题意识”“守正创新”和“系统观念”,从产权、财税、金融、房产四大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缩小我国财富与收入分配差距提供参考。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