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章流:乡村振兴面临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024-07-22 2170 0
作者: 陆章流 来源: 红歌会网

  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和短缺

  是乡村振兴面临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以平果县为例

  陆章流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和压力,突出表现在农村劳力外出打工和老龄化导致农业生产劳力短缺、生产成本持续上涨,生产效益低,从事农业生产积极性不高,投入少,科技含量低,农业粗放经营,特别是对土地掠夺性耕种超出了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等。原因是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大量的农村青壮年转移城镇寻找新的就业机会。本文通过对经济欠发达的平果丘陵山区农村青壮年进城打工后,使得农村面临着农业生产后继乏人和不可持续性等突出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发展总体要求。城镇化建设趋于稳定之后,集中力量振兴乡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最终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奔小康的目标。由于我国人多地少,以及不断推进农业机械化步伐,农业生产效率有所提高,使得农业产业解放出很多的富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力必然会转移城镇打工,尤其是近年来,国家提出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吸引大量的农村青年人向城镇转移。城镇不论是在物质生活还是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上都比山区农村优越得多,城镇生活对广大农村青少年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加上我国正在进行城镇户籍制度改革,鼓励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创业,为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居住就业提供了便利条件,从而促进流入城市的农业劳动力也迅速增多。特别是偏远山区青壮年劳力大都弃农奔向城镇打工去,学生也到城里上学了,村里只留下中老年人从事农业生产,不少的农户仍按传统的人畜耕作方式,种植管理粗放,生产经济效益低。加上经济落后,环境条件差,外来资金不敢投入,能人不愿承租耕地,耕地流转不起来,可持续发展出现停滞不前,农村出现 “老龄化”“空心化”“农业兼业化”和劳力短缺等新情况、新问题,农业生产面临着后继无人和后劲不足的严峻局面。按照设想,农民进城后,若能把自家承包地流转给专业户或合作社或能人承租是最好的办法。但是,山区丘陵地区因耕地属旱坡地和洼地多,条块分割,不太适合连片规模经营,难以吸引外来资金和先进技术参与高效优质农业的开发,从而出现了有的农户租不出土地,搁置起来沉睡,有的是租金太低不愿租,有的怕租出去后拿回来难,有一部分农户种田只是为了自家的口粮,不少的田地只种一造或撂荒等现象,致使宝贵的土地资源白白浪费,农业经营效益低下,农村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特别是西南地区的大多数山区属丘陵地带,土地不平整,条块分割,田埂多地块小,基础设施差,少通机耕路,不适合机械作业,难做到连片规模经营,农业合作社、专业租赁经营主体的发展几乎为零,土地流转没有形成规模,还是以散户小打小闹的传统耕作方式为主,农业生产投入少、管理粗放、效益差。以地处西南偏远石山区的平果县为例,人均耕地面积0.7亩,分田到户时,为了肥瘦搭配,每人几乎分得两三块田地,东一块西一块,一户就有十多块,多的达二十块以上。同时老龄化农业劳动者知识水平有限、科技素质低,接受新技术和使用新设备能力差,致使农业生产效率下降,难以承担未来农业现代化重任,农业生产后劲不足。长此以往,不但城乡差距不能缩小,而且势必加大农村与城镇的差别,还直接影响到粮食生产安全问题,直至演变社会问题。

查看余下9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