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义: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公有制为主体”不能毁于一旦
关于公有制问题,这是一个关乎生死存亡的极其重大的问题,我们绝不能因为胡某或者几个经济领域的什么人的狂吠而有丝毫退却。
看待公有制问题,必须运用大历史观来看待。我们今天的“公有制为主体”,是在毛主席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牺牲了千百万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社会主义伟大成果,这绝对不允许极个别人说了算。首先你总得还清千百万人们投入的生命成本。为主为辅,这绝不是一个小问题,看待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借助大历史的经验思考。
我们可以借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土地革命的经验。
回顾一下,前些年,一个观念猖獗一时,就是关于土地私有的叫喊,甚至有极个别的担负领导职位的干部,疯狂倡导要恢复1949年以前由乡绅治理国家的体制。于是受此影响,有人公开利用文艺作品为土豪劣绅翻案,公开诋毁1953年伟大的土地改革运动,为被镇压的地主和土豪劣绅鸣冤叫屈。
其实,这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大倒退。包括一个时期以来围绕“公有制为主体”等重大理论概念展开的争论,都是关乎我们生死存亡的重大原则问题。那些公开为土豪劣绅叫屈的公知汉奸,那些公开为私有化叫好的个别教授专家,其实都是在玩内外配合的一场大阴谋。那些把民营企业和私有制故意混为一谈,其实从大历史角度看,这是一场关乎共产党政权生死存亡的重大斗争。
著名教授郭继承对此曾经做过专门研究,他说,毛主席曾经谈过周期律的问题,他同黄炎培说六十年是一个周期,能不能度过这样一个周期,是历史对一个政党的考验。其实从大历史看,不仅60年,大历史也有个周期问题。
郭教授说,从历史王朝更替看,大抵很难越过三百年。夸张一点,历史家们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这是极而言之。其实大抵都是三百年左右。这里边就有一个规律。这个规律的探讨极有意义。从历史看,比如汉朝,刘邦做了皇帝,第一步把土地分给百姓,开始老百姓觉得公平,确实很高兴。但是仅仅三四十年以后,一种现象出现了,土地很自然地开始向少数人集中,一家20亩地可能会变成2000亩地,而另外一家20亩却可能变成5亩地,这就形成了土地兼并,马克思批评的两极分化出现了。于是掌握了巨额财产的大地主,便又开始了向政权渗透,它会问鼎政治,会在政治上寻找他的代理人。
于此,各级政府的官员也不再满足于拿薪水,他们便开始让权利变现,与实现兼并的打土豪勾结,政治权贵努力向豪强地主渗透,两者结合,一拍即合,形成强大的权贵阶层,一个权贵与豪强相互勾结的特权阶级便形成了。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