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杰:库尔斯克核战危机之来龙去脉
2024年8月19日,俄军在库尔斯克战场上俘虏的乌军交代有上万名北约雇佣兵参加了俄乌战争。如果不得不与北约对决,俄军会否发动爆战?
截止2024年8月13日,据俄方宣称,乌军被俘虏的人数在一千二百左右而乌东四州拉锯战难分难解,乌方宣称俘虏俄军两千人左右而其攻占的俄罗斯领土面积已超过一千平方公里。俄罗斯账面上的核弹很多,但每枚核弹的维护成本约为每年八百至一千万美元。像俄罗斯这种经济越来越落后与腐败转型国家,能有一百枚核弹能处于战备状态就算不错了,何况这几枚核弹只有威慑作用?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军在库尔斯克抓到的俘虏交待,乌军投入到库尔斯克的兵力约有两万多,乌克兰士兵主要来自部署在乌克兰与白俄罗斯的边界的野战军,约有一万人,其余的一万多人均来自北约雇佣兵。其中,来自波兰与格鲁吉亚的约有八千人,其余的主要来自英国与法国。经过十几天的战斗,乌军在库尔斯克损失了大约五千人,但乌克兰方面承诺后续还会有补充,包括兵员与武器装备。如果这些俘虏交代的是真实数据,如此大规模的雇佣兵,上述国家不太可能提供这么多。也就是说,他们很有可能是换了马甲,大规模成建制的攻入俄罗斯,这可就是大问题了!北约这么干就不怕俄罗斯摊牌?如果俄军掌握了确凿证据而公开打击波兰与格鲁吉亚,触发北约共同防御条例也就在所难免了。俄军甚至能直接用核弹打击波兰,因为站在道德制高点,俄罗斯保家卫国,美国不可能介入。这样反而能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北约其他成员国就更不敢挑事了。乌军攻入库尔斯克之后普京反而不提核战话题了,这是不是意味着“狗咬人不叫”?否则,如果俄军任由乌军的攻势进一步延伸过去,北约雇佣兵就有可能像潮水一般源源不断地涌入库尔斯克,尤其是波兰与格鲁吉亚的雇佣军有可能像饿狼一般带着仇恨的历史记忆而疯狂的冲杀过去,到那时候国际社会就是想堵也来不及了。
随着俄乌战争的不断外溢,核战对人类的威胁也会变得愈发真切。俄罗斯刚对乌克兰发动“特别军事行动”就以核战相威胁,但在有关各方的舆论压力之下并未采取行动,乌军攻入库尔斯克之后,核战阴霾再次笼罩在俄乌两国上空,这种危机主要体现在三个关键问题上。第一,作为欧洲最大的核电站之一,扎波罗热核电站一开战就被俄罗斯控制了。乌克兰方面出于对其有可能造成的巨大破坏的担忧而不敢轻易发起攻击,切尔诺贝利的悲剧至今让人心有余悸。但随着乌军攻入库尔斯克,扎波罗热核电站也陷入了困境。欧洲有报道称最近该地区发生了火灾,而俄乌双方各执一词。俄罗斯指责乌克兰不顾风险攻击核电站,乌克兰则声称是俄罗斯为了制造事端而故意纵火。国际原子能机构日那里一旦发生核事故就有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影响范围可能波及数百公里。在乌克兰人看来,扎波罗热核电站一直是他们的财产,被占领后才引发了这一系列问题。他们甚至怀疑俄罗斯是要拿扎波罗热核电站当筹码回应乌军在库尔斯克的攻势。库尔斯克也有一个核电站,距离乌军前线不到六十公里。乌克兰控制这一核电站就能为其在与俄罗斯的博弈中增加一个重要的筹码,俄罗斯则因此而在核电站周围巩固了防御工事,严禁装甲车与人员进入。为了防范潜在的内部威胁,俄军将所有尚未完工的建筑工程(包括正在建设的大楼与冷却塔)紧急叫停,所有男性保安与工人都被撤离了,只留下女性俄罗斯国民警卫队队员。乌军如果占领库尔斯克核电站就能与俄军占领的扎波罗热核电站形成一种战略平衡,但其筹码不必局限于核设施,其作战目标有可能更为广泛。俄罗斯会不会不得不因此而使用核武器?根据俄罗斯的法律,如果了本土遭到侵犯,俄军就能使用核武器。现在俄罗斯本土已有近一千平方公里被乌军占领,这就触发了俄军使用核武器的底线。近年来国际社会一再警告俄罗斯不得使用核武器,但乌军在北约的支持下已深入俄罗斯境内,使用的武器也主要来自北约。严格地说,俄罗斯使用核武器的条件早已具备。俄罗斯会否越过核战门槛?至少俄罗斯是有能力这么做的,但只要其地面部队还有夺回失地的希望,普京还是有可能不轻言使用核武器的。但从扎波罗热到库尔斯克再到俄罗斯手中的核武器,核战阴云毕竟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