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施密特的两大隐忧
谷歌前CEO埃瑞克·施密特在斯坦福大学,为一群精英演讲的时候,有两个观点,让人感觉有点异乎寻常。一个观点是,他说,今天要开发人工智能技术,必须要有国家的支撑,也就是必须要有国家来牵头做这件事。如果没有国家的牵头,这事就不可能干成。
好像有人把这段话译成就是举国体制。对这个词中国人太熟悉了。中国的竞技体育就是举国体制。虽然中国竞技体育发展得很快,进步也不慢,但依然有人在指责所谓举国体制。
这让人们回想起1956年,当时中国提出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这当然就是典型的举国体制。然而就是在这种举国体制的决策下中国的科学技术开始一步步发展起来。到了1965年,中国已经研究成功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虽然中国的科学技术当时在很多方面还是比较落后的,但在这一项研究课题上,却一跃而走到世界的前列,应该说,中国在科学研究上的举国体制功不可没。
美国对中国的举国体制到底采取过什么样的观点和态度,我不是太清楚。但是根据美国对中国的一贯态度,凡是中国实行的政策和采取的方式,美国一般都是反对的,是采取批评态度的。所以,一般说来,美国对中国的举国体制不可能说什么好听的话。但是,这次施密特在提到美国开发AI技术的时候,突然提到举国体制的问题,至少表明,施密特认为在AI领域,举国体制是唯一正确而且可行的做法。
其实,在科学研究上的举国体制,美国从来都没少做过,二战时期的曼哈顿计划,就是一项举国体制决策下的项目。后来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同样也是举国体制的项目。从这两个重大项目而言,美国对举国体制并不生疏。后来的航天飞机(台湾译作穿梭机,英语原文也有织布机用的梭子的意思)也是举国体制,只是由于这个项目投入资金太多,而收益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出现多次重大事故,美国不得不加以放弃。
看起来,施密特认为,美国现在要开发的AI项目,应该就同曼哈顿计划,以及阿波罗计划一样,是属于重大的科研项目。特别是这个项目耗资极其巨大,已经超出很多人的想象,没有国家的大力扶持,根本就不可能完成。美国的曼哈顿计划与阿波罗计划,都经历了美国大选。这也就是说,在曼哈顿计划实施期间,美国的大选没有导致执政党的更替,一直都是民主党在执政,所以它的连贯性没有受到影响。但是阿波罗计划在经历美国大选的时候,是出现了执政党更替的情况,但这似乎也没有影响阿波罗计划的连续性。所以,美国在这些重大项目上,不会因为两党执政的更替而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