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一个西方发达国家的浑沌与麻木

2024-09-23 499 0
作者: 胡懋仁 来源: 北航老胡之闲话

  1991年至1992年,我去英国做访问学者。那时已经年过四十岁的我,没有对西方发达国家抱有什么特别的想象,但是很想有机会去实际看一看,看看西方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

  我乘坐的中国民航飞机是在盖特威克机场落地的。过去听得最多的是希思罗机场,没听过这个机场的名字。我去做访问学者的大学是利兹大学,从机场要先到伦敦,再坐火车或者大巴到利兹。这一路上,我觉得英国的火车车厢比较宽敞,每个车厢的乘客人数坐满了也不拥挤。这是比当时国内的火车要舒适的状况。

  只是在那里待了一段时间以后,发现他们那儿的人跟国内一个很大的不同就在于,国内的人们都非常忙碌,干什么事都有一个准备实现的目标。至于这个目标什么时候能够实现,人们并不特别在意。但是一定要有一个目标,一定要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但这种目标感和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氛围,在英国我似乎没有感受到。有时候在街上会看到一些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匆忙走路的中青年人在匆匆行走,这大约都是公司的白领职员。当然,更多人是开车,路上的人看不到他们。但是我总感觉他们中的大多数似乎都有一种相对慵懒的状态,不急不慌,似乎也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

  我这种感觉是从哪里来的,我也说不清,反正就是这么一个感觉。英国真正出太阳的日子不太多。一旦有这样的日子出现,就有一些当地居民带着一家大小,伏卧在自家门外的草地上,打着赤膊晒太阳,利兹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告诉我,他们这些人并不富裕,没钱出国度假,这样也就相当于到国外海滩上度假的样子一样了。

  我当时花时间比较多的就是读英国各类报纸。利兹大学有一个专门为教师服务的处所,里面提供一些酒类饮料,再就是许多报纸。进入这个地方一年需要付12个英镑,就可以进去看报纸,点啤酒之类。我写了一张12英镑的支票,就得到了这个待遇。

  在报纸上,大量的报道都是在说英国当时的经济不太好。当时的政府首相是梅杰,报纸上用的最多的词汇就是“衰退”(recession),报道英国经济的增长率不到2%。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他们那里到底在哪里出了问题,出了什么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似乎报纸上都没说得很清楚,但就是告诉人们,英国处在衰退之中。虽然衰退,但物价却似乎很有条理地在涨。我给家里写信,最初用的是37辨士的邮票,过了些日子,就涨到39辨士,再过些日子就涨到41辨士,看起来价格涨得不温不火,还挺慢条斯理的。但对于普通英国百姓来说,毕竟是一种逐渐增大的压力。

查看余下5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