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同志,你好!
同志,这个曾经最亲切、最热情、最感人、最生动的称呼,当下在很多场合里都很少听到了。大约在1997年,在华东某地举办中国名校辩论赛。其中有一个环节是各参赛队教练在双方队员辩论之前,要做一个发言。大多数教练在发言开头的称呼都是“女士们,先生们”,唯独有一所学校的参赛队教练,一开头就是“同志们”。这本来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称谓,却在这一类场合中很少听到。而这位发言的教练却一上来就是“同志们”,这让其他参赛队的教练和评委多少有点错愕。
还有一位老同志,很想为他的中学母校做点事,准备给学校里生活比较贫困的女生捐赠一笔奖学金。校方在捐赠仪式上的电子屏幕上打出“感谢某某先生”的字样,这位校友看到后,就请求校方不要打出“先生”二字,要么就打出“校友”二字,要么就打出“同志”二字。这位校友是当老师的,校方说要么称某某老师吧,老同志说,在母校面前哪能称我为老师? 最后,校方与这位老同志认真协商之后,最后打出的还是“同志”二字。
在新中国前三十年拍摄的反映革命战争年代进行革命斗争的电影里,总有这样的情节。有的共产党员,因为从事秘密工作,会经常遇到危险。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会与组织失去联系。在与组织失去联系的这段时间里,他们因为找不到组织,内心格外痛苦。后来,他们一边在找组织,组织也一边在找他们。最终组织找到了他们,他们也找到了组织,双方一见面,就互称同志,一声同志,那亲切热情的感觉溢于言表。双方都感觉到一股巨大的暖流涌入心中。
还有的革命者,在斗争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加入党的秘密仪式上,新党员向党旗宣誓。在宣誓之后,老同志与新同志热情握手,而且开始称呼新党员为“某某同志”。新党员听了以后,心里也是激动万分。在他们内心,顿时就感觉自己的精神境界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
有的民主党派人士,在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前,党的干部一般都尊称他们为某某先生。而当他们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在党内,他们也被其他党员称为“同志”。他们也感觉,他们虽然过去也在与党共同奋斗。但在他们加入了党组织的那一刻,他们感觉他们真正与党的队伍融为一体。一句“同志”顿时把人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在那些反映革命战争年代的老电影中,经常会有在战争中,被俘虏过来的国民党士兵也加入到解放军的队伍之中,老战士称这些解放战士为同志,解放战士们也感觉到老战士没有拿他们当外人,更没有拿他们当敌人。他们的心情激动的样子是可以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