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锡良 |脱离群众风险要警惕


  读小学的时候,我就看到村子里的砖墙上写着“为人民服务”的宣传大字,这些字直到九十年代村舍逐步改造后才消失于视线之中。

  这几个字的含义永远不过时,只要有政府在,就得把这五个字落到实处,它比任何其它的什么说法都要更直接和更实际。

  怎样才能做到为人民服务?

  这个问题看起来很复杂,实际上也很简单,跟服务对象在一起,相信服务对象,依靠服务对象,让服务对象来监督评价服务,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观察现实生产生活,出发点很好,群众为什么体验感差?为什么群众希望解决的普遍性问题始终在路上?为什么部分官员还敢顶风作案?为什么部分基层干部得不到群众信任?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那就是基层脱离群众。

  我清楚地记得,十四年前,我写了篇《党的最大风险是脱离群众》。文章发出后,首先是给我这个群众造成了巨大风险,只差一步就被开除。幸运的是,2011年,胡先生在九十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出了“四大风险”,其中就有一个“脱离群众的风险”。大会开完,我的风险随之解除,因为这样高规格的严肃定性是对我这位吹哨者的正面肯定。

  十四年过去,经过艰苦的整治改正,情况已经有所好转,很多方面有了明显改善。但我为什么又要再次提出相同问题?因为我感觉在“脱离”与“不脱离”之间仍然存在风险,干群间的“鱼水关系”仍然没有明显改善,群众最为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仍然未得到根本解决。

  密切联系群众的要求提了这么多年,群众仍不满意,问题出在哪里?

  一句循环语:还是基层脱离群众。

  如何找联系群众的路径?必须先找到脱离群众的表现,把这些脱离群众的表现找准了,一条条去补足,“不脱离”自然就实现了。

  根据对基层小事的观察,部分基层单位的工作表现为八个“”字。

  决策不听群众意见

  新中国成立后,咱们有一个非常好的做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它是决策科学性的重要保证,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的决策必然会更有利于执行和操作,反之则表现为“好经常念歪”,心是好的,事却办不好,症结其实就在于它没有群众基础。

  一个地级市,投资八个多亿建有轨电车,运行个两三年,发现亏损严重,还持续给补贴,最后又花大价钱拆了它,两头都浪费,群众的意见非常大。只有一个城市这样搞吗?今年曝光的拆停线路至少有5条,最惨的线路日均客流量只有578人,这样的工程难道不是严重脱离群众的产物?

  一个小村子,花上千万元建公园,结果刚开放半年又被铲平,群众看后目瞪口呆。

查看余下8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2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