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所谓实证不可能取代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2024-11-30 451 0
作者: 胡懋仁 来源: 北航老胡之闲话

  有一篇网文,标题是《实践为什么检验不了真理?》这个标题估计会让不少人睁大眼睛。我们一直不都是在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吗?这篇网文在这里却要反其道而行之,是不是有点想一鸣惊人?这种想法,在这篇网文作者那里肯定是有的。而且他不只是想一鸣惊人,而且还可能幻想着要掀起一场滔天巨浪。

  至于他的目的能不能达到,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或许,他是想从根本上推翻马克思主义的这个基本原理,但是他似乎又没有能力直接做到,就采取一个看起来一种迂回的做法,从讨论所谓西方经济学中的奥地利学派与芝加哥学派两者的区别入手。

  在他的这篇网文中,作者的观点认为,奥地利学派不讲实证主义,只是靠观念的逻辑推理。而芝加哥学派是要讲实证主义的。他还认为,芝加哥学派是向自然科学学习的。而自然科学一般都是先提出一个假说,然后通过各种实验、观察来检验这个假说,如果这个假说没有被证伪,那就算是被证实的了。那么这个时候,这个假说就不再是假说,而是真理了。

  这个方法听起来似乎是成立的,但是并不一定经得起推敲。按照卡尔·波普的观点,千万次所谓证实的案例,就比不了一次证伪的案例。你提出的假说,可能经过千次万次的证实,但终究不能证明它就是真理。因为只要有一次被证伪,这个假说就不能成立,何来真理的结论?而根据网文作者的观点,只要没有被证伪,那么这个假说就是真理。问题在于,这个假说现在没有被证伪,并不等于以后真的确就不可被证伪。所以只是因为现在没有被证伪,就断言这就是真理,还是有点太过草率。

  更何况,网文作者所举的例子是芝加哥学派的所谓理性人假设。这个假设的意思是说,在经济社会中,每个人都是有理性的,所谓理性就是要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可能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们,做过无数次所谓社会实验,最终都得到了他们所希望看到的结论,即每个人都在为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努力。

  然而,这种所谓用经济学家自己构想出来的环境,以及提出的问题,是真的就会在现实中发生吗?这个所谓实证的做法,与马克思主义所说的实践完全不是一回事。就拿所谓理性人假设来说吗,如果每个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都在为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努力,那么这样的做法是不是就真的符合所谓理性呢?这样的做法是不是真的能实现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呢?我们来看一下,在当今现实资本主义社会中,很多人都在投资金融领域,购买大量的金融产品。这些金融产品的广告都在告诉购买者,你买这些金融产品,比做任何投资,比把钱存储在银行里,都能收到更为巨大的利益。于是很多人都去购买这一类金融产品。这是理性人的理性选择吗?按照芝加哥学派的观点,显然是理性人们的理性选择。谁不想赚到更多的钱呢?我不选择能赚更多的钱,而要放弃它,做其他的选择吗?那我是不是就很傻。在西方经济学的观点看来,这样的傻子能算做理性人吗?

查看余下6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