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虎:对中医药及其发展的一些浅见

2024-12-04
作者: 洪虎 来源: 昆仑策研究院

图片

  【编者按】据中国中医药网报道,2024年11月29日,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北京市中医药文史研究会主办,北京博爱堂中医药研究所承办的中医影响世界论坛(2024.11)北京大学专题会议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举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改革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顾问洪虎出席,并以《对中医药及其发展的一些浅见》为题发表演讲。经作者授权,现将其发言提纲发布如下,以飨读者。

  对中医药及其发展的一些浅见

  ——在“中医影响世界论坛(2024.11)北京大学专题会议”上的发言提纲

  洪 虎

  一、什么是中医药

  中国传统医药简称中医药。中国传统医药又被称为中华传统医药,表明中医药是与中华文明相伴而生,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健康保障手段。为了以示与泊来品西医药的区别,中医药又称中国固有医药。因中医与中药同源同理,中医药有时又统称为中医。

  (一)中医药的定义

  要了解中医药,首先要了解传统医药。

  世界卫生组织把传统医学定义为:利用基于植物、矿物的药物,精神疗法,肢体疗法,治疗、诊断和防止疾病或者维持健康的医学。传统医学包括中国传统医学、印度传统医学、古希腊-罗马传统医学、古埃及传统医学、阿拉伯传统医学、玻利维亚(拉丁美洲)传统医学以及其它传统医学等。

  传统医学是有别于现代医学主流体系的医学部分,它包括现代医学产生前的古代医学,还包括当代未能纳入现代医学体系的其他医学。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2-2005传统医学战略》中指出“传统医学是传统中医学、印度医学及阿拉伯医学等传统医学系统以及各种形式的民间疗法的统称。”

  从以上世界卫生组织对传统医学定义中可以看出,它并不是按现有世界各个民族划分的民族医药的统称。而诞生于古代、防止疾病或者维持健康、“传统”乃至于“民间”等都是中医药不可缺少的特性之一。

  我国《中医药法》对中医药的定义是:“本法所称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是反映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这个定义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说的是,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这是对中医药根本属性的定位;第二部分内容说的是,中医药“是反映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这是对中医药特点的定性。对于这个定义的第一部分内容,我认为值得商榷和斟酌,理由为:一是将我国《宪法》表述的通俗易懂的、世界卫生组织通常采用的“传统医药”的表述,改为了含义不清、容易引起歧义的“民族医药”的表述,并未揭示“传统医药”的根本属性;二是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人类文明进化过程中,由人种、部落、族群、氏族等逐步演化而成的,而且是持续融合变化的,民族医药一般认为是民族产生后才有的医药,这不符合传统医药的发展历史;三是把主流的中国传统医药定位为汉族民族医药,这不符合中医药的发展历史,汉族是中国汉朝之后产生的一个民族称谓,早在汉朝诞生之前,中华民族就有“神农尝百草”“黄帝著内经”“扁鹊辨病蔡桓公”等事例,它们是属于炎黄子孙、华夏儿女的传统医药,不能称为汉族民族医药;四是民族医药是按照我国现有民族称谓划分的,现在我国所有的民族并不是都有自己的传统医药,有的尚未能形成医药学体系,应该视为少数民族的民间医药。此外,把中国主流传统医药定位为汉族民族医药,正中了日本、韩国等一些不良分子想分享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下怀。

  我认为,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兴起与进步,而产生与发展的,是中华民族赖以繁衍生息、绵延不断、当代仍富有活力的中国式健康保障方式;它又是反映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特有认知,具有独特知识、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

  (二)中医药的属性定位

  1. 中医药最根本的社会属性是社会公益事业

  (1)是中华文明绵延不断所依赖的、中华民族繁衍生息所仰仗的社会公益健康事业。

  (2)是被历史实践证明有效的、独具中国特色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健康保障方式。

  (3)是与西医药共同构成中国卫生医疗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保护中国人民健康服务的。

  (4)是中国政府和社会应该向公民提供的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医药改革的方向,是政府必须提供的医疗公共服务应该不要钱,由社会提供的有偿医疗公共服务应该合理收费,不多要钱。

  2. 是一类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实践证明有效的医药专业科学体系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从未中断、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始终依赖的人文科学;是中国数千年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完整理论体系和独特临床实践经验;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全球传统医疗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3. 是一项可以改善民生、拉动经济的社会服务产业

  中医药是中国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保障,是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因而它有经济产业逐利的特点,然而,这种服务本质仍然是公益性的,不能单纯以追求赢利为目的。在处理公益性和功利性关系方面,医和药又有不同的区别。

  4. 是一种反映中国文化理念的文化现象

  中医药的理念与技艺,不仅是世代相传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而且也是现代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医药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人文科学的重要内容。中国文化的自信,理应包括对中医药的自信。

  中国传统医药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一类分项名录。“中医针灸”“藏医药浴法”“太极拳”等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四部医典》还入选了世界记忆名录。

  5. 是一类反映生命、生存和健康认知的中国哲学思想

  中医药体现了中国特点的对生命、生存和健康的认知,主要是对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自然世界与人文世界,以及对一些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的认知,上升到哲学高度,就是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关于生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三)中医药的分类

  我认为中国传统医药应该分类如下:

  1. 中国主流传统医药,又称中华民族主流传统医药,是以经典的中医药典籍——《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为理论体系的传统医药。

  2.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是按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划分的传统医药。

  3. 中国民间传统医药,是秉承中医、中药的理念,运用我国各种形式的民间疗法和民间偏方行医用药的统称。国家《中医药法》第三十九条表述为“国家采取措施支持对中医药古籍文献、著名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以及民间中医药技术方法的整理、研究和利用”,其中就提到了“民间中医药”,即中国民间传统医药。世界卫生组织对传统医学的释义中又特别提到了“以及各种形式的民间疗法”。可见,民间中医药应该是中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虽然已经确认了其存在的合法地位,但是,不少人往往把它当作不合法的中医药来对待,并加以打压。

  4. 按照中国传统医药管理的中西医结合医药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第六章附则第三十八条规定“本条例所称中医医疗机构,是指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中医、中西医结合的医院、门诊部和诊所”。这个条例虽然已经于2020年被废止,但是并未改变中西医结合仍属于中医的大范畴。中医药大专院校才设有中医系、中药系和中西医结合系,一般的大专医学院校是不设中西医结合系的。这说明“中西医结合”的要求,最早是号召西医学中医的,因而要到中医院校去学,接受中医药的管理。

  “中西医结合”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系统知识、理论体系,尚不能成为与中医、西医相并列的独立医种和医学学科。

  (四)对中医与西医不同的认知

  我认为中西医各自之间至少有以下区别:

  1. 中医是人文医学,西医是技术医学

  人文医学是伴随着人类历史发展而产生并兴起的医学,它不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有深邃的哲学指导思想,是自古以来不断发展的人类对生命、生存与外界环境关系的认知,是经过人类社会实践证明有效的社会健康保障方式。

  中医是以病人为中心的医学,西医是以医生为中心的医学。中医是医人的医学,治的是得病的人;西医是治病的医学,治的是人得的病。中医更加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中医集养生(医未病之病)、预防(医欲病之病)、治病(医已病之病)、康复(医末病之病)为一体,重视病人的自我保健作用;中医侧重对人的整体治疗,专注于病人整体状况的改善,即人的感觉、状态和功能的平衡与协调。从这些对比中,不难看出中医作为传统医学,不是应该寿终正寝,而是应该发扬光大。

  2. 中医是生命医学,西医是生物医学

  中医把病人看作是有生命的、有主客意识的、在治病过程中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主观世界,治病过程是客观世界的医生与主观世界的病人相互交流、逐步认知、协同配合、共同完成医疗的过程,它既是医生认识病人和疾病的过程,也是病人表达愿意接受医生医疗服务的过程,只有医生病人双方密切配合,才能收到好的治疗效果,中医所谓的“信则灵”则是生命医学的一个很大的特点。身心兼治是生命医学的根本要求,调动病人的主客能动性是生命医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3. 中医是健康医学,西医是疾病医学

  无论中医或西医,都是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但是对健康的认知却有不同,中医认为“体强曰健,心怡乃康”,健康从来都是包括身、心两个方面的。中国人把基本满足健康需求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的社会称“小康”社会,说明健康也是与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有关的。中医的健康包括卫生与养生两个方面,卫生是保卫人的生命,卫护人的健康;养生是养护人的生命,拓展人的健康。卫生的主要任务是祛病;养生的主要任务是增寿。养生相对卫生而言,涉及人员的范围更广,涉及工作的内容更多。卫生与养生有机结合,才能实现“体健”与“心怡”相得益彰的健康。因而,健康的外延比卫生的外延要大,健康的内涵比卫生的内涵更丰富。健康不仅涉及到人是否有病,还涉及到人能否延年益寿。而延年益寿不仅只涉及到医疗卫生,还涉及到人的心情、心态、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等诸多方面。

  4. 中医是整体系统医学,西医是脏器组织医学

  首先,中医把“天”“地”“人”看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影响着人的健康;把“人”看成一个大系统,各种组织、脏器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中医把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用中国的哲学思想统一起来,融为一体。

  其次,中医把人看成一个整体,注重人的整体感觉、状态和功能是否失常、失衡和失调;中医把人体的各种脏器看成是有机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不是就脏器论病,而是就功能论病,系统治疗;中医把预防、医疗、康复的过程看成一个整体。“治未病”,“三分治、七分养”,“卫生”与“养生”相结合,就是这一思想的重要体现。

  5.中医是个性化的“辨证施治”的医学,西医是规范化的“辨病同治”的医学

  辨证施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对疾病特有的一种研究和处理方法。辨证施治中的“证”指的是“证候”。在中医理论中,证候是深刻、全面、正确地反映疾病本质的一个重要概念。辨证施治的过程包括通过四诊(望、闻、问、切)以及其他手段收集的病史资料和症状,综合分析、归纳,判断为某种具体的证候,然后根据这个证候,选择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因医而异和因药而异的相应治疗方法,更具有个性化的医疗特色。

  6. 中医是一门发展中的、与系统工程论十分契合的复合科学

  钱学森曾指出“系统的理论是现代科学理论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是现代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医理论又恰恰与系统科学完全融合在一起。不仅因为有中医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的几千年和这么多人民的实践证明,而且另一方面,中医的看法又跟现代科学中最先进、最尖端的系统科学的看法是一致的”。中医更容易与现代科学理论相结合,具有引领未来医学发展的前瞻性。

  二、为什么当代还要发展中医药

  中医药学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卓越贡献,功不可没。它历经千年而不衰,足以证明其存在与应用的历史价值。中医药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具有中国特色,自成理论体系,独树一帜,在世界传统医药学领域具有领先地位,对整个人类健康和世界文明产生过并将继续产生积极的影响。从历史延续和文化传承的层面来看,中医是认识中华文明的重要切入点。发展中医是历史赋予的重托,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中医药的特长和优势,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及其哲学内涵,非常符合现代医药的发展趋势,因而,中医药在新时代具有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旺盛的生命力。

  (一)是人类对健康服务多元、多层次的需要

  1. 是遵从国家《宪法》“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的精神,贯彻“中西医并重”方针的需要。中西医“两条腿”走路,比只用“一条腿”走路稳;中西医两种健康卫生资源协同使用,比只用一种资源选择性更广。当前,需要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加重视和发展仍十分薄弱的中医药。

  2. 是我国健康事业和卫生医疗事业发展的需要。中医的宗旨是着眼于促进人体健康,比卫生医疗只着眼于维护人体健康的范畴更广。大健康应该是健康保障手段和健康认知理念更全面的健康。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健康事业的地位更加重要,需要更好地发展中医。

  (二)是弥补西医不足的需要

  1. 中医具有西医不具备的特点和优势,是一种可供中国人选择的另一类卫生医疗资源。世界卫生组织早已认定“人类健康离不开传统医药”,难道中国人的健康能够离开中医药吗?

  2. 总体而言,治疗相同的病例,一般中医比西医医疗费用相对低廉。选择健康模式或者卫生医疗模式,除了考虑其有效性以外,还要考虑其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社会的承受能力。当前,医保费用入不敷出的矛盾,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我认为,这与普遍单一采用西医药的卫生医疗模式有关,需要从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优势的模式中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3. 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新世纪西医发展的趋势,正是中医具有的长处。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报告。报告指出“二十一世纪的医学将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发展;从重治疗向重预防发展;从对病源的对抗治疗向整体治疗发展;从对病灶的改善向重视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从群体治疗向个体治疗发展;从生物治疗向心身综合治疗发展;从强调医生的作用向重视病人的自我保健作用发展;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发展”。这反映了国际上对西医二十一世纪发展趋势的一种共识,同时也揭示了西医的短板和弱项,表明西医也需要与时俱进地发展,而其目标,恰恰是与中医的理念高度契合,证明中医是大有发展前途的医学,是具有战略前瞻性的医学,需要更自觉地发展中医。

  (三)是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需要

  中国式的现代化是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是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支撑的现代化。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需要利用它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既增添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又增加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助力。

  (四)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需要

  中医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健康保障方式。中华文明五千年绵延不断,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健康发展,中医药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中华民族的复兴理应包括中医药的复兴;中国文化的自信也应包括中医药的自信;中国人口的大健康不能缺少中医药提供的健康保障。实现中华民族百年复兴的梦想,必须复兴中医药。

  (五)是发挥中医药在防治突发疫情中的独特作用和优势的需要

  中国防控新冠疫情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医药的贡献有目共睹。抗疫是一个长时期的任务,必须增强抗疫的有效性,降低抗疫的成本,减少救治的副作用,这些都需要更快地发展中医药。同时,中医药是中国的“独门武器”,可以对抗西方医药垄断资本对中国医药的控制和侵袭,在防控重大疫情的问题上这一点至关重要,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六)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的需要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中医药是反映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是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健康保障方式的中国式智慧。习总书记提出的人类未来发展“中国方略”,当然应该包括中医药在内。发展中医不仅是中国的需要,而且也是世界的需要。当前,世界各国正在逐步重视发展中医药,特别是在探寻经络存在与应用、非药物治疗(如针灸)和中成药开发方面,有的已经走在我们前头,国内业界一些专家已经表达了对今后学习纯中医,可能要去国外学的担忧。我国需要增强紧迫感和自信心,加快发展中医药的步伐。

  三、怎么发展中医药

  (一)中医药发展之“谓”

  目前,有关中医药发展有多种提法:

  1. 发展中医药。《宪法》第21条“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的表述。“发展”一词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是与“质”的变化相联系的“量”的变化,是指事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少数到多数的变化。第二个主要是 “量”的变化,是指扩大组织架构、工作规模、任务数量等。谈“发展中医”应该用的是第一个意思,而不能仅仅是指数量的变化。

  2. 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2019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促进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的表述。“传承”一般是指传递和继承。创新是指不断拓展对客观世界及其自身的认知与行为,产生有价值的新思想、新举措、新事物的实践活动。这一提法意在强调发展中的传承创新的要求和特点。

  3. 中医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2021年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联组会时的讲话中提到“要做好中医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我认为,“守正”是守住本和源、根和魂。而不是墨守成规、循规蹈矩;“创新”是在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时代的特点,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新创意、新实践,而不是凭空幻想、恣意妄为;传承发展中医药意在强调中医药是要保留的、是要传下去的、是要发展的。

  4. 中医药振兴发展。2023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提出“中医药振兴发展”。“振兴”的本义是大力发展,使其兴旺强盛。“振兴中医”用的就是其本义,强调中医要大力发展,并使其兴旺强盛。

  5. 复兴中医药。2015年《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4月第17卷第2期登载湖北省社会科学院荣开明的文章《复兴中医药学的几点思考》。“复兴”的含义是衰落以后重新兴盛起来。从中医的历史发展轨迹来看,古代以来是长期兴盛的,近代开始衰落了,现在要使其随着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华文明的复兴重新兴盛起来。这一提法比较符合中医药的发展历史趋势,又与中华民族复兴的根本任务联系密切。因而,当前中医的发展目标,从战略上讲比较准确的表述应该是“复兴中医”。

  我的观点——中医药发展的战略目标应定位为“复兴中医药”

  中华民族的复兴,离不开中华文明的复兴;中华文明的复兴,离不开中国文化的复兴。中华文明和中国文化的复兴,必然包含着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绵延不断的,精华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健康保障方式的复兴,即当代中医药的复兴。中国式现代化,必然是以中华民族复兴为根基的现代化,是以发扬优秀的中华文明为特色的现代化,也必然包含中医药复兴的内容。

  (二)中医药复兴之“理”

  这里的“理”是指中医药复兴的根本依据。

  中医药复兴之“理”是“中西医并重”

  1.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明确区分了“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是两种不同的医药。其中“现代医药”被认为是西医药,我国传统医药是中医药。世界卫生组织也认为“传统医学是有别于现代医学主流体系的医学部分”。它们需要共存、共兴。

  2. 国家《中医药法》确定:“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这表明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方针就是“中西医并重”。

  3. 中西医并重的含义

  (1)“中西医并重”的基础是中西医作为两大医种,并生、并存。如果中西医合为一体了、中医被改造得不成为中医了、或者中医衰亡了,那就失去了中西医并存的基础;或者中西医结合成为第三医种了,那就不是中西医并重了,涉及到三个医种间的关系了。

  (2)“中西医并重”的前提条件是中西医要并举、并茂。也就是说要承认中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疗资源,只有在尊重各自规律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才有条件实现中西医并重。

  (3)“中西医并重”的保障是中西医的并兴、并用。只有在法律和政策上明确中西医都是可供群众选择的医疗资源,国家与社会同等地支持它们,中西医在实践中又相互配合、互为补充,才能更有效地实施中西医并重的方针。

  (4)只有在主流医学地位上实现中西医并驾齐驱,才能最终实现“中西医并重”。中西医并重,不仅仅是中西医并存,也不单单是中西医并举,重要的是体现“并重”,我认为中国的主流医学应该是“二元论”,不是“一元论”,也不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一主一辅”的模式。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从宪法层面确立了中医药与西医药同等的法律地位和相同的发展权力。《中医药法》又明确了“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像我国宪法和法律这样突出传统医药地位的,恐怕绝无仅有。发展中医的战略目标,就是加快中医的发展,尽快实现中医与西医在主流医学地位上和医药卫生实践中的并列,并充分发挥中医在促进健康事业发展中的独特和优势作用。

  中医在中华民族的浩瀚历史中,始终独占中国主流医学的地位。近代以来,中医的主流医学地位持续衰弱,逐渐被西医所代替,西医成了一统中国的主流医学。复兴中医,不是要使中医再次恢复成为中国独一的主流医学地位,而是要使中医和西医,同样成为中国的主流医学,各展其长,共同为中国人的健康服务。

  复兴中医的目标:

  在健康方面,中医应该发挥战略部队的作用;

  在卫生方面,中医应该发挥主流医疗方面军的作用;

  在养生方面,中医应该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三)中医药复兴之“策”

  这里的“策”指的是策略和方法,重点是如何处理中西医发展的关系问题。

  中医药复兴之“策”应是“中西医协同”,而不是“中西医结合”。

  为什么不宜提“中西医结合”?“结合”原本是指人或事物间形成密切关系,它是一个多义词,往往被理解为“联合”“配合”“混合”“整合”“融合”“熔合”“合二为一”等多种含义。在贯彻“中西医结合”原则的过程中,其中有的含义容易引起歧义。

  1. 中医和西医是医学和药学领域两个完全不同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技能体系,中西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医种。“中西医结合”作为独立医种,当代尚不具备条件。关于中西医的地位和国家的态度,政府已经明确提出了“中西医并重”的方针,没有必要再用“中西医结合”来表达这层意思。

  2. 中西医作为两类不同的健康服务方式、两种不同的卫生医疗资源,怎么选择这两类不同服务方式与两种不同资源,用“中西医结合”来表述也不确切。选择不同健康服务方式与不同卫生医疗资源的主体,应该是健康的追求者或病人;提供这两者服务的应该是国家、社会和个人,这两层关系用“协同”表达比用“结合”表达更确切,既体现了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关系,又体现了公民与自主选择的两大医种之间关系。

  3. 健康的追求者或病人选择不同的医种,就是选择不同的健康服务方式和不同的卫生医疗方式。可以卫生医疗选择一个医种,健康服务选择另一个医种;也可以在一段时间内选择某一医种,另一段时间内选择另一医种;还可以在同一时间段内选择两种不同医种。他们的各种选择都是两个医种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的表述用“协同”比用“结合”更恰当。

  4. 在健康的追求者或病人同时选择两个医种时,应该要求服务提供者具备相应的法定执业资质,同时提供两个医种服务的职业医生需要具备双医种的执业资质,这种要求的表述也是用“协同”比用“结合”更准确。

  5. 中医药既有符合人类维护健康和防治疾病的客观规律的科学属性,又具备中华民族独特的生存、生活和健康保障的人文属性。把中西医的跨学科、跨文化的互济互学,作为“中西医结合”的要求,也是不准确的。当然,作为一个科研方向,探讨“中西医结合”能否演变成为一个具备相对完整的知识理论学科体系和实践应用相对规范的方法技能操作体系的独立医种,最终实现中西医“合二为一”,应该是允许尝试的。但在日常的、普遍的医疗卫生服务实践中,不能简单地把同一病人的中西医混治,中西药并用,西医没有中医行医资质乱开中成药,中医没有西医行医资质乱开西药和滥用西医外科手术,就当成是“中西医结合”了。

  “协同”的含义,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组织,共同完成某一目标的方法、过程或能力。“中西医协同”侧重讲的是配合关系,体现了政府和社会的责任。它表明中西医是两种不同的资源,两类不同的体系,它们各自都要发展,都是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因而需要政府和社会协同。协同表达的重要内容是中西医各自独立存在,各成体系,各自遵循自身的规律发展,各自独立的发挥自己的作用。中西医又各有优势和劣势,要发展都需要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各自向对方学习借鉴,都需要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与时俱进。“中西医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明确使用了“相互”和“协调”两个词汇,而这两个词汇都不是讲的仅仅一个主体可以完成的行为。

  (四)中医药复兴之“道”

  这里的“道”是指中医药复兴的根本道路。

  中医药复兴之“道”是“中西医分治”。

  中西医都称“医”,但他们是在不同的哲学基础、不同的认识论、方法论基础上产生的两个不同的体系、两种不同的治理模式,两种不同的管理体制,两种不同的动力机制,因而需要采取“中西医分治”。

  1. 中西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体系。中医是人文医学,西医是技术医学,从历史的传承关系上看,它们并不相互完全包容,也就是说西医并不是完全在继承传统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医与西医是两个不同的医种,遵循的是不同的发展规律,不应也不能把他们都当成同一个“医”来对待。

  2. 中西医是两种不同的治理模式。中医认为自己从事的是大健康事业,涉及到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健康保障方式等诸多方面,健康概念包括卫生与养生两个方面,健康过程是以人为主体,医生只起辅助作用。西医虽然也讲大健康,但重点强调的是卫生医疗事业,健康的保障是以医生为主体,病人只起配合作用。它们涉及到的治理模式是完全不同的。

  3. 中西医是两种不同的管理体制。中医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的属性,又具有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特点。西医总体上属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范畴,现在有些人也认识到西医有跨人文科学的必要,但是西医从认知、体系和治理方式上仍然与中医具有相当大的不同。它们应该采用不同的管理体制。

  4. 中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动力机制。中医的行医者除了考虑自身的基本利益和社会尊严之外,还强调“医乃仁术”,作为医者需心怀天下百姓,悲天悯人,治疗病痛,施爱予人,从思想觉悟层面,比较重视社会事业的公益属性。西医也重视从社会职业道德层面,主张社会事业的公益属性,但受技术医学所累,被医疗技术和药业资本控制,逐利的冲动相对更强一些。不同的动力机制需要施行不同的管理体制,以扬长避短。

  认识到中西医是两个不同的体系,就应该对中医药和西医药分别对待,分别管理。充分尊重中医药的特点,实施与西医药不同的管理体制和动力机制,才能真正做到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地发展中医。有的西方国家不把中医看作是一种医,而认为是一种“自然疗法”,因而对中医解除了适用于西医的管理办法,反而促进了中医的发展,这可以给我们提供一点启示。

  (五)中医药复兴之“途”

  这里的“途”是指复兴中医药的途径。

  中医药复兴之“途”是“文化自信、守正创新、传承发展”。

  1. “文化自信、守正创新、传承发展”的前提是包容、互济。“包容”就是中西医各自尊重对方;“互济”就是中西医在不失本色的基础上,各自要向对方学习。

  2. “文化自信”是中医药复兴的基本理念。是正确认知中医药的特点、优势与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明了其发展方向的思想基础。

  3. “守正创新”的基础是“守正”,活力是“创新”。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守正与创新的融合过程。只有守正才能不失自我;只有创新才能实现新我。

  4. “守正”的核心是坚守精华,避免中医“西化”“市场化”“老化”和“僵化”。“创新”的基本要求是中医药要“时代化”“科技化”和“人文化”。中医需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发展,这就是中医药的时代化。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瞬息万变,受它的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也在不断变化,为人类医疗卫生和修身养性服务的中医药也应该实现理论和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科技化的核心内容是中医药了解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可用成分,要实现数字化、网络化,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化,跟上现代科技发展的步伐。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撑,中医药的创新不可能迈出有时代意义的步伐。

  在认真贯彻党的中医药工作方针政策,切实重视中医药工作,为国内民众提供普遍可及的高质量的中医药服务的同时,结合“一带一路”的拓展,中医药要走向世界,把“人文医学”的特点和优势展现出来、宣扬出去,让更多的人受益。要加强中医药的国际交流,先从非药物治疗技术和手段以及疗效容易得到验证的中成药入手跨出国门。因地制宜地结合国外“孔子学院”教育机构的设立,充实中医药的内容,宣传中医药的文化。要以我为主建立适应中医药特点的中医药标准,努力宣传让中医药输入国接受;同时,要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突出中医药的中国原创性。中医药的国内改革,要发扬中医药与中国民众联系密切的特点,把中医药作为我国农村和城市社区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医疗手段,作为构建中国特色医疗保障体系的战略支撑,作为应对亚健康状态、老龄化趋势和突发疫情的特殊战略措施。要进一步促进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更好地发挥中医作为人文医学的特点。

  5. “传承发展”是总的要求。作为传统医药其生命力在于必须继承传统,既要守正,也要创新,才能发展。

  (六)中医药复兴之“危”

  这里的“危”是指中医药复兴可能面临的风险和危机。

  中医药复兴之“危”是中医的“西化、市场化、老化和僵化”。

  1. 中医药发展的最严重生存性危机是“西化”

  中医药发展的生存性危机是被西医药影响,自我“异化”,从而造成中医药的“西化”,使“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形同虚设。在“西化”影响下,不少中医药机构和从业人员不会运用中医原创思维,不能正确使用中医药方法技能,既不信“中”也不行“中”,徒有“中医药”的名号。中医药发展最大的潜在危机是被“国际化”,这是变相的“西化”,可能导致中医药被解构和我国中医药权益的严重流失。

  2. 中医药发展的机制性危机是“市场化”

  这里的市场化是指“彻头彻尾、彻里彻外”的市场化,即“过度市场化”。当前,医药健康领域改革不同程度地存在“过度市场化”倾向。中医药既是一种社会资源,又是一种经济资源。作为社会资源,应由政府主导或控制分配,这样才能体现社会的公正性;作为经济资源,应在政府宏观调控下,由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的配置作用,这样才能保证经济资源的活力和效益。因而,过度强调市场机制对中医药的作用,就会淡化政府及社会组织的作用,进而会导致市场机制失控,产生盲目性、分散性和过度的趋利性。中医药应坚持以公益性为主、功利性为辅,不能主辅颠倒,不宜笼统地提倡中医药“市场化、产业化”。

  3. 中医药发展的自我障碍是“老化”

  部分中医药师不理解、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不关心、不正视科学技术进步,不愿意向中医药外部学习消化补充新的内容,认为“天不变,道亦不变”,采取这样的态度就会使中医药停滞不前;同时,造成好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和验方逐渐失传。从而中医药就自我“老化”了。

  4. 中医药发展的突出危机是“僵化”

  中医药是千年来社会经验的总结,群众智慧的结晶,它来自于实践,来自于民间。民间中医药是产生主流中医药的源头,又是补充主流中医药疗效的活水。“僵化”主要是否定民间中医药和少数民族医药的作用,使得传统医药缺乏源头活水补充,不能从内部增强活力,就将陷入到停滞不前的境地。

  (七)中医药复兴之“机”

  这里的“机”是指“机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的发展迎来了难得的机遇。中医药复兴之“机”就是乘中华民族复兴之东风,借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遵循社会进步和中医药发展的规律,加速吸收和消化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人文医学的特点,调动中医药人才的积极性,开创中医药发展的新纪元。

  (作者系吉林省原省长、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改革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顾问;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作者授权发布)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