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歌会网第三期中医培训班“脉诊班”开班公告
红歌会网中医脉诊班开班公告
要有效地治疗疾病,首先必须有正确的诊断。要正确地做出诊断,脉诊则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中医技能。
脉诊是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之一,属切诊。切诊是我国人民在长期与疾病斗争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诊断方法,虽居四诊之末,但它最具中医特色,是四诊中唯一直接触到患者人体的重要诊法。其历史之悠久,内容之丰富,文献之众多,涉及医学范围之广泛,都是望、闻、问三诊所不能比拟的。《史记》中记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便以脉诊著名。
我们去年底举办了《工具中医》班、今年又进一步成功举办了《工程中医》班,发现很多时候都需要用到脉诊,更加深入体会到了脉诊的意义和价值,感受到了学习脉诊的必要性。
1、究竟为何要学习脉诊?
微妙在脉,不可不察。
脉诊是中医道技合一的最高智慧。
脉诊是中医临床辨证的最后关卡。
脉诊是真中医和歪中医的试金石。
然而,在中医脉学传承的千年历史长河中,由于传统脉学本身存在的局限,特别是脉学教学传承模式有违心理认知规律,因而,中医的脉学传承是很失败的。可以说,中医学最失败的传承就是脉学传承!正是:
脉理精微,其体难辩,
心中易了,指下难明。
在现代,不知有多少中医爱好者,硬是被一脉阻止在中医的对岸。经方医学课程,找到了突破脉学关卡的系统方法,寻到了攀上脉学高峰的路,通过对经典脉学与现代脉学的全息解构,结合现代人的思维认识特点及心理行为模式,通过对脉象要素的彻底拆开与叠加复合,构建了明晰化、客观化、精确化、规范化、通俗化的脉学体系,使脉诊学习变得客观直接,通俗易懂,快捷上道,轻松学会。
2、课程内容:
脉诊部分:
脉诊学道论
千年脉诊的历史纵览
经典脉学与现代脉学
经典古代脉学的汉唐高峰
经典后世脉学的明清细流
现代脉学的误区歧路
经典古代脉学的大道易学模型
经典脉学的凭脉辨证
后世脉学的古法退隐
现代脉学的微观西化与背道而行
脉学归宗——中脉脉诊的大道回归-经方医学脉诊
脉学突破——脉象要素的全息解构
脉学法轨——脉诊的规范与技法
脉学全体——脉象信息识別系统
脉诊技法(一)——脉诊操作训练
脉诊技法(二)——脉诊心理训练
脉诊技法(三)——脉诊手感训练
二十八脉的手感训练与脉象主病
二十八脉的脉案解析
太阳病脉象
阳明病脉象
少阳病脉象
太阴病脉象
少阴病脉象
厥阴病脉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