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立虹:有感于“正装”不正
近日一位老者被某地邀请参加一个重要会议,因没有穿所谓的正装——西装被拒之门外。老者也没有听从会议工作人员的“换了西装再来”的劝告,反而大声怒怼“谁规定正装就是西装?你告诉你们的某某书记,我不换西装,也不会再来,不接受你们的邀请”。老者扭头而去,领导知悉后赶快派人去追去请,老者最终没有参会,以示抗议。此事在当地引起了一个小小的波澜,也引发了对正装的讨论质疑。
何为“正装”?百度百科等这样解释:所谓“正装”,是指适用于严肃的场合的正式服装,正装就是正式场合的装束,而非娱乐和居家环境的装束,如西服、中山装等服饰等。“正装”,词根是“装”,前提是“正”,失去了“正”就没有了“正装”的存在,所以首先要弄清楚“正装”之“正”。何为“正”?正,本义是不偏斜、平正。基本解释有12个含义,其中不偏斜,与“歪”相对,如正襟危坐,与“反”、“副”相对如正面、正本,这3个含义表示穿“正装”,既要求坐姿端正、正襟危坐,也要求显示正面形象,别有负面影响;正,也有纯、不杂意思,如正统、纯正,合于法则、道理,意思如正当、正道,这3个含义表示穿“正装”,既有正统含义,也有不参杂便装休闲装的纯正;正,也有恰好意思,如正中下怀,这个含义表示穿“正装”应当正好恰好;正,还有表示动作在进行中如正在开会,改去偏差或纠正错误,如“以铜为镜以正衣冠”,两者相对之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等,这3个含义都表示穿正装与“正”密切相关,既有穿正装需“庄重规正”和“名不正则言不顺”之意 ,也有穿正装需表现出正人君子和正当合适之意,还有通“整”的使正、整理、端正,如“立必正方,不倾听”、“正尔容”、正襟(端正衣襟)、正德(端正自己的德行)、正己(端正自己的思想、言行)等延申意。所以关于“什么是正装”的解释,通常强调“正装定义比较广泛,适用于重要场合和商务场合的服装称之为正装,包括中山装、西装、燕尾服、晨礼服、民族服装等”,并提出“不同的场合对正装的要求和理解也不同”。有文章明确表示,西装是从西方传至中国,西装也分为休闲西装和正式西装,无疑是对把西装等同正装的批评。而宝商在线《正装是什么样的衣服?西服算是正装吗?》一文(2021-08-25 22:04 来源:网络整理)特别加了“揭开正装的神秘面纱,解答西服是否属于正装范畴”的引言,不仅赋予正装的“正式场合穿着的服装”解答,也总结了正装的“庄重大方、细节考究、配饰得当”的特点,还指出礼服是最正式的正装、中山装是中国传统的正装、西装是常见的正装,并着意提出“西服是否属于正装范畴”的问题,这无疑是对把西装作为唯一正装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