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金靴:杜兆才的秘密
杜兆才与李铁同日官宣,十四年,真不觉得判得有多重。
其中罪名里有一条“为足球俱乐部在主场迁移…等事项上谋取不正当利益”,算是解开了体育圈一个众所周知的秘密:
其实早在2020年3月就曾从体制内传出过杜兆才退休的风声,但最后不了了之,杜兆才依旧把持着足协一把手高位、主管足球外交。
老实说,于洪臣落马,作为其沈体师兄弟的政治连襟杜兆才也得进去,就成了大概率的事儿。
这两人此前从田协到足协彼此“换岗”,几乎统治着这两个重要协会(2017年于洪臣去田协直接带走了不少足协官员跟随调任)。
去年写陈戌源的文章我就暗示过,2019年8月足代会一个细节惹人注目:换届后的大合照中,坐镇“C位”依然不是新官走马的足协主席陈戌源,而是足协党委书记杜兆才——这也给旧势力在此之前匆忙落停的埃尔克森、费尔南多、阿洛伊西奥等无血缘归化项目,埋下了无法阻挡的伏笔。
早在2018年12月于上海召开的赛季职业联赛总结工作会上,就是杜兆才首次对外确认,中国足协将“积极推进优秀外籍球员的归化工作,出台关于归化球员的实施政策”。
作为妥协的结果,最终在2019年足代会一个月后国足做客马尔代夫时,埃尔克森还是变成了“埃克森”、并披上中国队队服,且一直延续到李铁时代,成为了一枚拔不掉的政治楔子。
与足球界“前辈”南勇等人一样,于洪臣、杜兆才同样毕业于沈阳体育学院,被视作足协内部“沈体系”的血脉延续。
从南勇的沈体老师韦迪,到被韦迪提拔的于洪臣,直至接替于洪臣坐稳足协党委书记的杜兆才——沈阳体育学院、沈阳体坛乃至沈阳官场,一直在中国足协存在感十足。
从历史看,早在1984年,国家体委向六大体育院校“要人”、培养后备军,当时沈体一家就被要去八人,南勇恰在其中。
一直到南勇1999年进入足协至今,沈体的话事权地位异常稳固。
之前我在赵本山的文章里写过,世纪之交那场震惊国人的沈阳官场地震——“慕马案”,那时帮助沈阳这座城市走出政治阴影的,正是回报第二故乡心切的沈体毕业生,南勇。
其时主管十强赛主场划定大权的“南头”,通过将国足十强赛放在沈阳五里河,从而力助沈阳在绿茵场上重焕生机。
一度,随着2010年接替崔大林分管足球、2014年正式直管足球的蔡振华上任,昔日足协内部的派系之争——“沈体系vs北体系”——被认为烟消云散,但是2015年末于洪臣当选足协执委、2017年中杜兆才又接替于洪臣坐镇党委书记,“沈体系”大有卷土重来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