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金靴:金龙鱼入股鲁花,餐桌上看不见的战争
一石激起千层浪。
但实际上,金龙鱼背后的丰益集团(外资)早就是鲁花集团的股东之一。
回溯鲁花集团的资本故事,可以发现这是一家典型的「改制国有企业→民间资本入局→外资进场收割」的故事。
鲁花的前身是莱阳市姜疃镇油类加工厂(莱阳市鲁花植物油厂),一家1987年3月成立的集体经济企业。
2001年3月,在全国性的“改制大潮”中,经姜疃镇人民政府批准,莱阳市鲁花植物油厂改制为公司,更名为莱阳鲁花花生油有限公司,后在2003年12月更名为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
在鲁花集团改制成立之前,一家名为莱阳鲁花浓香花生油有限公司(简称“莱阳浓香”)的企业于1993年10月悄然注册成立,这家公司至今仍旧存在,而且在日后增资中成为主角之一。
虽然工商登记信息我已无法追溯到莱阳浓香成立之初的股东构成,但公开报道显示,莱阳浓香是由鲁花、中粮、丰益(金龙鱼幕后资本方)三方合作成立,其中中粮和丰益成立合资公司香港嘉银(莱阳)有限公司(简称“香港嘉银”)参与投资。
莱阳浓香成立当年就引进了丰益和中粮的资金300多万美元,买来国外先进设备,扩大生产规模,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高级浓香花生油专业生产厂家。
如今,莱阳浓香注册资本1921.93万美元,鲁花集团持股51%,香港嘉银持股49%。
香港嘉银成立后,除了与鲁花集团合资设立莱阳浓香外,2003年4月还与鲁花集团在菏泽定陶合资成立山东鲁花浓香花生油有限公司,鲁花集团持股51%。
此外,双方还合资成立过莱阳鲁花特香纯正花生油有限公司、莱阳鲁花食品有限公司,但都已被注销。
与香港嘉银相比,金龙鱼与鲁花集团的合资公司要更多。
根据金龙鱼招股书的公开披露,与鲁花集团合资公司共有六家,按照成立时间依次为莱阳鲁花丰益塑业有限公司(2003年7月)、周口鲁花浓香花生油有限公司(2004年6月,简称“周口浓香”)、周口鲁花芝麻工业有限公司(2004年10月,已注销)、内蒙古鲁花葵花仁油有限公司(2006年5月)、常熟鲁花食用油有限公司(2006年6月)、襄阳鲁花浓香花生油有限公司(2007年2月)。
这六家公司中,被公开报道最多的是周口浓香,这家公司由鲁花集团与金龙鱼合资成立,主要生产“口福”牌花生油。
所以面对这则金龙鱼入股鲁花的新闻,其实应当见怪不怪。
还记得今年夏天时《新X报》掀起的本意图指向国有企业运油乱象、结果“不慎”露出背后金主的舆论大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