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这门思政课的作用和意义
网上有一篇网文,标题是《从政治经济学是“思政课”》说起。文章涉及到的内容很多,还涉及到西方近年来出现的新政治经济学。我对这门新政治经济学完全不了解,所以也无法参加在这个话题上的讨论。
不过,对于原来的政治经济学这门课,我们要上两个学期,第一个学期讲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就是《资本论》的主要内容。第二学期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部分我学得稀里糊涂。后来的大学里还有没有这门课,我也不知道了。不过在大学时,其他专业的学生上政治经济学这门课,是当作思政课来学的,而且他们只学一个学期。我当时不懂,也有点奇怪。为什么我们要学两个学期的课,人家一个学期就上完了。这其中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等到多年后,我才明白了,作为思政课的政治经济学,跟我们当年作为专业课的政治经济学,课时是不同的,讲课的内容也有不同,只是思政课删减了一些内容,而我们的课讲得又太过详细罢了。
当年,老师告诉我们,政治经济学这门课是一门科学,我们深信不疑。但是其实,它为什么是科学,当时的我们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现在我知道这门课确实是一门科学,但是我对这门科学的理解跟当年老师们所说的科学可能多少有那么一点不太一样。科学是需要关注、过问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当年在学政治经济学的时候,对于现实的资本主义,课堂上几乎没有任何涉足。
据说,中国大学里的经济学专业,有一段时间根本不讲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至于是什么原因,这里就不讨论了。现在如果有的学校恢复讲政治经济学,至于都讲哪些内容,都是怎么讲的,我也完全不了解。但是有一点我很清楚。如果这门课不结合今天的资本主义实际,一定不会讲得很完整,也不会讲得更深刻。前两年,我听过一位在该领域里非常知名的教授在讲《资本论》第二卷里的内容。我一听,完全是按照过去教科书的模式来讲的,对于今天的资本主义现实,那位教授几乎没有任何涉及。我对此非常不理解。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核心内容就是剩余价值理论。对于这个理论,今天有那么一些学者,甚至还不是极个别的学者,对这个理论是存有疑惑,甚至是不那么赞同的。在他们看来,马克思的时代都过去一百多年了,很多情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再用马克思当年的理论来看待今天的资本主义社会,肯定不那么合适。至于其中为什么不那么合适,他们也没有能说得清清楚楚。他们的基本观点大约有这么两个,一个观点是,今天的社会财富已经不是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出来的,而是科学技术创造出来的,是机械设备创造出来的。依照他们的观点,工人的劳动在今天已经不能创造什么价值和财富了。要知道,否定了劳动价值论就等于从根本上否定了剩余价值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