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根良:强树西方经济学、排斥政治经济学是自掘坟墓

2024-11-03 539 1
作者: 贾根良 来源: 红色文化网

  摘要:在我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或简称的“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术语,后者是指非马克思主义的西方经济理论。但战后以来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非马克思主义的西方经济理论内部,不仅发生了非马克思主义的非正统经济学与西方正统经济学之间的尖锐对立,而且也出现了与西方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融合”发展的局面,“西方经济学”的概念已不能反映和容纳这种巨大变化的新情况。由于我国大学中讲授的“西方经济学”是清一色的西方正统经济学,本文将西方非马克思主义的非正统经济学命名为“西方政治经济学”。“西方政治经济学”对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规律的研究比“西方经济学”提供了更现实和更深刻的描述和分析,其理论研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也具有直接的和重要的借鉴价值,因此,我国经济理论界应该大力加强对“西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并对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西方经济理论的本科课程设置进行改革。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在正统经济学界鲜为人知的海曼·明斯基名声大噪,“明斯基时刻”的概念迅速传遍了世界各国的经济理论界和政策制定部门。明斯基在西方经济理论界属于备受西方正统经济学(Orthodox Economics)排挤的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与其具有共同命运的除了西方发达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外,还包括西方其他非马克思主义的非正统经济学(Heterodox Economics)的流派,如新熊彼特经济学、老制度主义经济学、女性主义经济学、社会政治经济学和替代性教规经济学等。在这些西方非正统经济学中,究竟还有多少明斯基式的人物一直被埋没?明斯基作为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代表性人物尚且如此,遑论其他学者?“明斯基时刻”这种现象不仅反映出西方正统经济学长期打压非正统经济学的不正常状况,而且也折射出我国经济学界在引进西方经济理论上存在着重大缺陷,即缺乏多元主义的科学精神。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继承悠久政治经济学传统的西方非正统经济学各流派得到了迅速的壮大,他们目前正致力于发展一种综合性的和统一的理论框架,对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西方正统经济学形成了严峻的挑战。本文将首先从废弃“西方经济学”的概念在我国所导致的恶果入手,扼要论述坚持“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基本区分的必要性。然后,本文将从西方经济理论界正统与非正统之间对立的事实出发,讨论在中国学术话语体系中将西方非马克思主义的非正统经济学命名为“西方政治经济学”的必要性。最后,本文在对我国引进西方经济理论上缺乏多元主义的原因进行分析后,将从中国经济学多元化发展、加强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角度,阐明加强西方政治经济学教学与研究对繁荣我国经济科学的重要意义。

查看余下9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