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节| 走出辩护者的位置:戴锦华教授访谈

2025-03-08 829 0
作者: 戴锦华 胡亮宇 来源: 女作家研究公众号

  摘要:戴锦华教授从当下的女性题材电影和文化现象入手,勾勒出女性主体的文化消费需求、性别意识转变,以及女性创作者与受众之间的关联,以探讨女性主义在当代社会中的发展与变迁。她同时回顾和反思了自己的研究历程,从最初对女性主义理论的学习到《浮出历史地表》的写作,特别强调了女性主义在不断自我批判中持续发展的特性。此外,戴锦华还对当今社会的女性主义话语进行了深入思考,提醒其在成为可见的批判的同时,也应当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关注更广泛的社会议题,成为一种新的团结性力量。

  关键词:女性主义 戴锦华 文化研究 性别研究

  戴锦华教授

  一、从近期的几部女性题材电影说起

  胡亮宇:我们不妨从此时最热的电影《好东西》开始。在我的感受中,《好东西》所形成的巨大社会影响力,可能切中了当下能代表某种主流城市中产阶层所共享的女性议题表达,目前作品的票房已经突破7亿元了,市场表现可能是一个真实的反应。还有一点和您之前的观察相关,那就是这部作品所形成的巨大的口碑效应,联系着今天在文化界,特别是媒体和公众领域的工作者中有大量的女性群体的事实。那么在您看来,这部电影比较可贵的地方在哪里?它能不能代表一种新的女性主义话语和表达?

  戴锦华:对我来说,可以用“喜出望外”这样的词来形容这部作品。我并没有期待着今年的中国电影市场会出现这样一部影片,更没有期待它会有豆瓣9.1的评分、短时间内票房过亿的表现,而与此同时,很多艺术电影都处在一两百万票房的状态,作为一部中小成本电影,在获得票房的时候也收获了足够的口碑,形成了整个网络的热议。昨天我去看这个电影的时候,有个非常有趣的情况,就是一位可能我也要叫阿姨的老妇人也正要进场,我很快意识到,她应该是在电影院只有一个厅的那些时代看过电影,因为她走进影院后完全茫然了,大声向所有人问在影厅在哪里。我只好过去问她看什么电影,她说,我来看《好东西》。结果她走得太慢,电影即将开演,我便先进影厅了,不久她来到门外,撩起帘子大声地问:“这里是放《好东西》吗?”于是我又过去把她领到座位上。我猜她一定是因为某种推荐而来的,这可能意味着电影的口碑已经溢出了原本的观众,开始召唤这样的老年电影观众,让他们也有动力跑到影院来。对我来说,这偶然的一幕挺有意味的,影片或许已经不仅仅是都市青年女性的狂欢。结束后我其实很想问问她观感如何,但是毕竟没好意思,但可以确定的是,她看到了最后才离场。

  这也是我说的影片令我意外的缘由之一。影片中大量的金句式的对白,清晰地复现了一种今天活跃于网络社群的女性主义话语,同时也包含了对这一“网络女性主义”话语的筛选和重组,其中包含了反思。比如,电影里的小姑娘跳起来,捶着桌子说“我不打拳”,表明了影片并不是一个激进的、以男性整体为敌手的女性主义的姿态。相反,她表现了一个自足、丰满的女性世界,由两个女主角之间的友谊,“两个妈妈”(或者叫妈妈和姐姐)和小姑娘之间的关系,其他所有围绕着他们的男人,都不同程度地“新好男人化”,然后带着某种讥刺、宽容和善意所表现的不以阳刚气质来做标榜的男性形象,但同时他们又不同程度地代表着男性的定型化想象中的女性角色的反串,尤其是小男孩扮演着一个心怀妒意的(女)班干部形象,而以往这种给老师打小报告的角色属于女生。电影是完整而清晰的,同时也包含了作者对她的目标观众,对今天中国的社会语境的清晰认知。

查看余下9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