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新规、倒逼机制与八小时工作制

2025-04-08 908 1
作者: 郑声 来源: 深耕纪

  资本之间的竞争意外地让劳动者有了喘息之机,这是一种倒逼机制;欧洲历史上风起云涌的工人运动以及二十世纪的“东风压倒西风”,这是另一种倒逼。目前东西方打工人共同面临临工化的问题。欧盟施行新规,真能缩短工时吗?

  文 | 郑声

  开放倒逼改革

  改开年代有句很有名的话:以开放倒逼改革。国内每逢改革需要攻坚之时,就加大开放力度倒逼改革,成为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

  欧盟去年12月正式生效的《欧盟市场禁止强迫劳动产品条例》将在三年过渡期后正式实施,已经对国内企业产生巨大影响。这也算以开放倒逼改革,但却跟以往的几次很不一样。

图片

  简单地说,以往几次以开放倒逼改革,都是以促进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为目标,都是资本方喜闻乐见的。那些改革,基本不涉及或只是间接涉及劳工议题。

  第一波开放倒逼改革的高潮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深圳特区作为开放的试验田,“杀出一条血路来”,倒逼原计划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终于在1992正式催生出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波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浦东成为中国第二轮改革开放的先行者,这一时期的开放推动了《公司法》《劳动法》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的建立;

  第三波是本世纪初,以2001年“入世”为标志性事件,中国按WTO规则修改了3000多条法律法规,全面建立起市场经济的基本运行规则。

  这些以开放倒逼的改革,都是有利于资本方的,“倒逼”并非外人所强加,是主动的政策。“杀出一条血路来”,出血的又不是资本方,何乐而不为?

  这次倒逼与以往不一样,主要是两点:一是与劳动者利益直接相关,二是相对被动。

  虽然被动,但也要改变,利益决定了一切。

  首先是欧盟市场的重要性。欧盟的主要进口贸易伙伴,中国份额高居榜首,远超其它国家,按照2024年的统计,中国占欧盟货物进口的21.3%,排在后边的美、英、瑞士、挪威等国都是发达经济体。中国成为《条例》绝对重点调查对象,而中国企业也难以承受失去欧盟市场的巨大代价。

图片

2023年欧盟主要进口贸易伙伴

  欧盟搞的这个新规,是需要我国的资本方出点血的。说是出血,无非是资方个体、短期的利益受点损失,长远来讲并非坏事,相反是好事。

  现在经济形势不好,主要症结就在消费疲软。我们知道,消费疲软的问题不能靠老板们胡吃海喝、纸醉金迷来解决,真正有效的缓解问题的办法只能是提高打工人的消费能力,并给予他们消费的时间,就是涨工资、降工时。

  但悖论在于,有利于资本方长期、整体利益的事,却损害了资本方短期、个体的利益,实行起来很难。资本方固有的思路,是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他们提出了一堆措施,都在消费市场和投资领域打转:减税降费、发放消费券、加大基础设施投资、促进电子商务和创新消费、扶持新兴产业、优化消费环境等等。各地最热衷的是鼓励住房消费,这是消费市场的重头与龙头,放松限购、降低首付比例、下调房贷利率、税费优惠、公积金政策调整、购房补贴等政策层出不穷。

查看余下7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