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资本的“围猎”及其政治攻势
“围猎”问题在当今中国仍然是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腐败和反腐败较量还在激烈进行,并呈现出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防范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团成伙作势、“围猎”腐蚀还任重道远,有效应对腐败手段隐形变异、翻新升级还任重道远,彻底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实现海晏河清还任重道远,清理系统性腐败、化解风险隐患还任重道远。在此基础上,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坚决防止领导干部成为利益集团和权势集团的代言人、代理人,坚决治理政商勾连破坏政治生态和经济发展环境问题,绝不姑息”。
应该说,有关把防范“围猎”腐蚀当做反腐败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已经强调了好多年,讲过了很多遍,可谓苦口婆心、耳提面命了,由此更加凸显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认真研究“围猎”及其相关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
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活动,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表面上看,“围猎”就是权钱交易,类似于市场商品交易的延伸与变异。如果仅仅这样看,那么“围猎”似乎就可以视作一种经济活动了。
但是,我们认为,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也是肤浅的理解,事实上,“围猎”并非简单的经济关系,而是复杂深刻的政治活动。
从手段上说,实施“围猎”的杠杆与手段并不是单纯地“砸钱”,除了必要的金钱物质之外,还需要设猎者与被猎者之间建立有密切的利益关系,更深层面还需要二者之间的文化精神纽带,比如培养建立多年的感情,共同的文化习俗、精神志趣、价值观念等。也就是说,要想成功地实现 “围猎”之预期,文化精神、利益关系、物质金钱、价值理念等几种杠杆手段缺一不可,都需要进行相当水平的统筹安排与综合运用才行。
从这个层面来说,“围猎”就并非简单的市场交换与权钱交易了,而是相当高级的政治活动,要进行相当复杂的政治与社会经营,要有巨大的时间、人际关系及物质金钱等资源上的投入。因此,从具体内涵上说,“围猎”又可以详细划分成政治围猎、经济围猎、价值围猎等各个不同板块或层面,把这些东西完整地综合在一起,才能构成“围猎”这幅巨画的完整拼图。
毫无疑问,这是相当复杂相当高级的政治攻势,其政治性质十分突出。
进一步的问题在于,在当代中国,究竟谁有本事能力、有手段资源发起和推动这项攻势呢?
显然,普通老百姓没有这样的本事,他们最多也就能搞点请客送礼、刮点不正之风而已,真正能做到有计划、成系统遂行“围猎”活动的,只有那些腰缠万贯的大老板、大商人,其实也就是如今已经相当煊赫中国资本主义势力。资本主义势力以强大的资本为后盾,拉拢腐蚀执政队伍中的一些人,对国家公权力进行全方位和无孔不入的拉拢收买,重点打击他们所反对的人和事,这就是所谓“围猎”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