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资本暴打的年轻人需要《矛盾论》
1
拼多多的事已经发酵两天,各路大V和网友都说的差不多了,我看了一圈,发现有个问题没有被讨论到:
加班和资本暴打已成企业常态,年轻人怎样才能保护自己的利益?
可能大家心里都有本账,但是由于政治正确,不方便说。
那我来说。
但我想在说这件事之前,先用历史故事举例,说说人民是怎么被玩弄的。
从宋朝开始,门阀士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科举成为做官的唯一途径,而中国的国情讲究“士农工商”,也就是一个官本位国家。
既然社会崇尚官职,人民喜欢官职,而科举又是唯一的做官途径,那么科举就垄断了社会资源的分配权。
在单一垄断的社会环境里,只要考中科举就什么都有了,哪怕是家徒四壁的寒门学子,一旦金榜题名,很快有人跑来献田送礼,甚至被宰相的管家榜下捉婿。
可要是考不中科举,任你才华横溢,也只能半生困顿怀才不遇。
人们为了出人头地,只能拼命读书考试,自愿给朝廷免费加班996。朝廷以荣华富贵为诱饵,轻而易举得到全国人民的忠心。
而朝廷是垄断资源分配权的巨无霸,面对的是单枪匹马的读书人,根本不需要考虑个人的感受。
你爱考不考,反正不愁没人做官,你要是不考,对朝廷来说没有任何损失,反而给其他考生减轻压力,朝廷没你还不转了?
所以在宋朝以后的千年里,朝廷的控制力大幅度提升,基本可以做到对个体予取予求。
这对国家和朝廷来说,是组织力度提升的好事,但对个人非常不友好。
现代资本也是类似的逻辑。
在过去的20年里,互联网企业赶上好时代,大肆攻城略地直到上市敲钟,市值纷纷达到数千亿美元,拼多多就值2294亿美元,前几天黄老板离首富只有一步之遥。
正所谓“好好加班,明年我来做个首富。”
这些互联网企业能挣到钱,也愿意给出很高的薪水,让刚出校门的年轻人无法拒绝。
换做是你,一边是月薪三千的工作,一边是月薪万元的加班,出于本能也会选择工资高的工作吧。
于是年轻人拿到高薪水,以及“体面”的工作,也就上了资本企业的船。
公司想方设法让你加班,你加不加?
老板说996是福报,你点不点攒?
如果你不愿意加班、不想点赞、不赞同公司的价值观,那公司可以想办法把你“优化”掉,到时候有的是人想进来。
于是员工和公司的关系,成为类似于读书人和朝廷的关系,公司以薪水和工作为诱饵,完全可以对年轻人予取予求。
反正公司不怕你辞职,你反而要担心找不到这样的“好工作。”
996和加班可以让公司更有效率、更有战斗力,但有些时候却以年轻人的生命为代价。
那里有了共产党,呼儿嗨哟,那里人民得解放
那里有了共产党,呼儿嗨哟,那里人民得解放
那里有了共产党,呼儿嗨哟,那里人民得解放
那里有了共产党,呼儿嗨哟,那里人民得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