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何诋毁《大秦赋》咒骂秦始皇?

2021-01-25 8803 7
作者: 史前进 来源: 红色文化网

  新年伊始,网上流传冯天瑜题为《“史剧”与“史观”》的文章。这篇文章对电视剧《大秦赋》大加挞伐。其治学之轻率、情绪之偏激、政治之狂妄,前所未见。很难想象出自一位所谓著名历史学家之手。

  我认为,电视剧《大秦赋》尽管有毛病,有违背史实,过分美化秦始皇、李斯的地方,但是在大方向、大关节上是靠得住的,不能彻底否定。醉翁之意不在酒。作者的真正用意,并不在否定《大秦赋》,而是通过否定《大秦赋》来寄托他的政治理念。换句话说,就是打着学术的幌子玩政治。

  冯氏的这篇文章,有两个要点:

  一是大骂“秦始皇”。 冯氏说,秦始皇是“绝世暴君”、“大屠夫”、“百家争鸣断送者”;“专制集权共主”、“对自己的文臣武将乃至王族亲贵也极度苛酷残忍”,如此等等。纵观资产阶级专政者,哪个不是“暴君”、“屠夫”?他们是搞王冠落地,血流成河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征服北美,使得数千万拉美土著居民在瘟疫和枪杀中丧生;美国资本的扩张,导致2000万拉美儿童的流离失所,这些都是血写的历史事实。冯氏为何不骂作为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敌人的国际垄断资产阶级,而专门骂两千多年前的秦始皇呢?舍近求远,这个选择本身就是值得人们深长思之的。

  秦始皇作为一个封建最高统治者,我们从不讳言他有残忍的一面、破坏性的一面,但是他又有推动历史进步的一面,为中华民族建立伟大功勋的一面,而且这后一方面,才是他的本质方面。比如说秦始皇破坏文化。须知,秦始皇创造的郡县制,是比夏商周三代不知要先进多少倍的制度文化,影响中国历史两千多年的制度文化!只看破坏的一面,不看建设的一面,这是公正的治学态度吗?历史评判与道德评判,既有联系的一面,也有明确区分的一面。如果用道德评判来代替历史评判,那就成了娖娖纤小之夫,从而失去了作为一名史家的起码资格。

  二是攻击“大一统”。 冯氏说,“大一统并非是社会进步的灵丹妙药”,“把历史的正义性简单归结为政教是否大一统,必陷虚妄”。这是冯氏对“大一统”的基本态度。冯氏对“大一统”的攻击,发生在反对“台独”,实现国家统一的历史时刻,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下面看看冯氏反历史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对于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冯氏说,“秦的大一统于民于国带来的灾难并不低于利益”,“秦以后两千多年治乱循环,治与乱皆与秦制有关”。 在冯氏那里,“灾难”、“治乱循环”,都是“大一统”惹的祸。这完全是颠倒历史真实的无知妄说。是祖国统一有利于国家发展进步,还是国家分裂有利于国家发展进步?春秋战国、三国鼎立、南北朝对峙、五代十国、民国军阀割据这些分裂历史时期的史实已经从反面作出了鲜明回答。“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就是分裂战乱的写照,这还用得着详加述说吗?

查看余下5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7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就靠着头顶的光环打压别人顺带提高自己是没出息的,大专家去蹭一部电视剧的热度也是没有出息的,大秦赋好多人看,这位先生的名字,知道的人不多,如此想要借机出名,思想怕也是扭曲的吧!
0条回复
他们嘴上骂秦始皇,心里在咒骂谁还用说吗?!
0条回复
毛泽东写诗给郭沫若:劝君少骂秦始皇。
而冯氏则大骂秦始皇是“绝世暴君”、“大屠夫”、“百家争鸣断送者”;“专制集权共主”、“对自己的文臣武将乃至王族亲贵也极度苛酷残忍”云云……其真正用意,一方面是通过否定《大秦赋》来寄托他的政治理念;另一方面,从冯氏文末一句话:“劝君少颂秦始皇,民治定比君治强”,与毛主席的话两相对照,人们便不难看出,醉翁之意不在酒!其司马昭之心。其罪恶目的,其矛头是指向伟大的开国领袖毛主席的!
0条回复
支持冯教授的观点,秦始皇的罪孽你们这些无名的宵小之辈是洗不白的,你们永远只配做中央极权下的狗
0条回复
秦始皇干的这些事,对于中国的统一,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统一的大民族几乎是决定性的作用,没有人能够与他相比。当然也有残暴的一面。一个按照新制度产生的国家,面对大量反对他的力量,没有铁腕是巩固不住自己的权力了。因此,他杀那么多的人也是有情可原的。而与他对中华民族的统一做的那些事相比较。是不值得一提。 现在人们人们经常争论的是中华民族的这种中央集权的形式好,还是不好。其实这个问题如果要是没有偏见的话,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从世界史上看。中国在世界的东方这么大范围,这么多人,这么多长时间的统一是一个奇迹,对世界的发展影响是巨大的。
0条回复
支持作者,批得好!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7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