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义:从雄关漫道的“道”到何惧风流的“风流”
昨天,网络播出特警在上海火车站的“快闪”,一上来就是几个英俊男女开唱《便衣警察》中插曲《少年壮志不言愁》,场面甚为感人,当唱到“峥嵘岁月,何惧风流”一句时,让人无法忍受,顿时有点浑身起鸡皮疙瘩,这种对词汇乱加使用的确让人不可忍受!
中国是一个文化渊源极其深厚、也是最为讲究用词准确、讲究文法的国度,但是这样的错误用词却在这些年屡屡发生,说白了,就是“这四十年”,就是在大讲市场经济的年代,我们连祖上传下来的文法也弄得混乱不堪了。与此类似的,还有那个让人笑掉大牙的“雄关漫道”,居然十分荒唐地把这样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词,错用成一部电视剧的名字,居然这么多年就这样听之任之。先说一下这个“何惧风流”。
一般来说,这个何惧,后边习惯应该搭配的词汇,通常是何惧千难万险,何惧恐吓打压,何惧谩骂威胁,等等,何惧,不害怕之谓,一般形容为无所畏惧。但是,为何就不明不白的弄成这样一个“何惧风流”呢?当年每当听到这样一个唱腔时,不管是大名鼎鼎的歌唱家刘欢,还是别的什么歌唱家,只要一听到此类唱词,我立即浑身不舒服,周身起小米一样难受。然而居然就这样听之任之,弄一句不伦不类的话成为流行歌曲,一唱就是几十年。人们都在忙着挣钱了,谁还管这样陈芝麻烂谷子之类的事呢?但要在过去,这可是破坏中国语言的大问题。也许有人会说,只要老百姓觉得好听,讲究那么多干什么呢?!我认为不对,如果对中国语言不认真,久而久之,必然大大损害中国语言。这是绝对不应该允许的。我们的价值体系中,曾经被极度歪曲、片面理解和滥用的不管HMBM,只要抓住LS就是HM,其实也就是这么“不讲究"得来的!!
几十年以后,认真考究一下。风流到底指什么?翻遍中国辞书,对风流的解读无非有三:一、指的是有功绩有文采的人,英俊杰出,如“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便是例证。二、指的恃才傲物,不拘章法礼节,一般形容风流才子、风流倜傥之士。第三,那就是男女爱情相关的风流韵事。这三种被中国文字典籍明文解读的词义,不论哪一种,与《便衣警察》中的故事情节都毫不相干。为什么用这么个八竿子打不着的词汇?思来想去,作词人心里无词,纯粹就是为了追求押韵而已。“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峥嵘岁月,何惧风流”。听起来多么押韵啊,但追求押韵,岂能以损害原意甚至胡编乱唱为代价呢。这个地方就是胡编乱唱。八竿子打不着。后语不搭前言。
这个问题,据说当年一开始流行,就有人提出大胆质疑,认为这不对,这是谁都不明白的错话,是瞎写乱唱。后来,有人出面解读,认为这是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不怕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还不对吗?这简直是狡辩,是说不通的,是你一个人的解读,普天之下只有一个人对风流做出此等解读。谁说风流就是风风雨雨,简直谬论。当一个词不为传统和大众接受时,那么这样使用还有什么意思么?我们现在对类似歌词已经见怪不怪。
——————————————————————————————————————-
XX部、X化部、XX语委改有所作为,干点小事,管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