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的拷问:秦始皇一定是暴君吗?
最近,电视剧《大秦赋》热播,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秦朝及秦始皇功过是非的思考和讨论。
秦始皇是暴君的由来
从中学开始,秦始皇的故事就作为通识课和语文课进入课本,由此关于秦朝和秦始皇的故事为每一个中国人所熟知。秦始皇有着威威功绩,因为他对华夏民族的统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更为人所知的是,秦始皇是一位暴君,一位为追求长生不老并且苛政虐民,焚书坑儒的暴君。
但是,几千年来,后人所津津乐道的是,秦始皇是一位残暴的君主。因为逻辑很简单,不残暴,不会国祚15年。历史总是胜利者书写的。有道生于无道,承天理,奉天运。没有秦朝的灭亡,就不可能有大汉之兴。而且唯有秦朝越暴虐,汉代之更替具有合理性。惟有将秦朝描绘得暴戾恣睢,残暴无道,甚至将秦始皇妖魔化,无疑是最简单的历史正义。
秦朝的灭亡起始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暴发,这是历史事实。正是这场起义拉开了秦朝灭亡的序幕,“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正义之战,必有正义之因。在《史记》中,司马迁借陈胜之口说出“天下苦秦久矣”,也就是说秦国暴政由来已久,“失期,法皆斩”则成为大泽乡起义的导火索。
考古发现与历史书的真实
2000多年过去。近来出土的秦朝文物《云梦睡虎地秦律竹简》中,有大秦帝国的详细律法,显示出了秦法的宽松仁德。其中对征兵的相关规定:“失期三到五日,谇;六日到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 水雨,除兴。”就是说:朝廷征兵,迟3到5天的会受到斥责,迟6到10天的扣罚一个盾牌,迟超过10天的扣罚一副铠甲……因雨雪等自然原因造成的除外。
这一证据,有力反击了《史记·陈涉世家》中对陈胜吴广起义原因的解释,大泽乡民工因为暴雨延误工期,按照严苛的秦律,应当处斩。但是按照《云梦睡虎地秦律竹简》,他们是可以免于被惩处的。
同样,在《史记》中没有载秦统一中国后对六国王室屠杀灭族,也没有对六国的大臣、将军、地方官绅进行屠杀,只是“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相反,还能从《史记》中找到始皇帝对待六国人如同对待自己人一样的事例。纵揽整个中国历史,从公元前247年13岁的嬴政被立为秦王,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驾崩这三十七年的时间里,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没有记录秦始皇诛杀过一个文臣武将。
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