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来的审判:也说贾平凹之女的“下半身文学”
最近,贾平凹的女儿贾浅浅正式出版的一组“诗歌”,让她成了舆论质疑的对象。
为贾浅浅出书的,正是因为方方而“闻名全国”的周百义旗下的长江文艺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更是将方方、崔永元、贾浅浅的“文学”结集在一起出版,真应了那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以屎尿作诗、用下本身思考,这样的“文字”能不能称之为“文学”,相信但凡不是脑子灌屎的人都可以得出一个客观的判断。
遗憾的是,这样的“文学”竟然能得到文坛大咖们的竞相吹捧。贾浅浅而今的身份是西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在读,据称是近年来誉满文坛的新起之秀。
当然,贾浅浅更重要的身份却是“作协副主席贾平凹之女”,网友挖出贾浅浅的履历,发现其“刚毕业便就职于父亲担任院长的学院”,晋升副教授和硕导的“学术成果”亦乏善可陈,主要就是“研究”他的父亲——贾平凹。
其实,熟悉贾平凹作品的人,应该不难发现,贾浅浅的“诗作”不过是对其父的低劣模仿。
上面这段文字正是出自贾平凹的《废都》。
1992年,市场体制确立;1993年,贾平凹就以《废都》一夜之间蹿红。有人归纳贾平凹的写作特点就是“道德+色情、政治投机+商业投机”。
按照王春林《探寻历史真相的追问与反思》一文的说法,《老生》写作的主题和目的是颠覆传统的革命历史小说:“如果说当年的那些‘革命历史小说’的确是在以文学的方式‘为新的社会的真理性作出证明,以具象的方式,推动对历史的既定叙述的合法化’的话,那么,贾平凹的《老生》也就完全可以被看作是对于这些‘革命历史小说’的解构与颠覆之作。”
《老生》把小说中的重要人物和游击队的核心成员取名为老黑,而把化名“李得胜”的革命领导人描绘得比老黑更黑——没有任何政治理想,和老黑这样的地痞恶棍没有丝毫区别。按照当时还是地主武装身份的老黑的说法:“这下咱俩扯平了,都是背枪的!管它给谁背枪,还不都是出来混的?!”而“李得胜”的“革命理论”就是,要混就混个名堂。作为革命的领导者,“李得胜”比老黑更加心狠手辣。“李得胜”和老黑一起商议起事的时候,跛子老汉外出去摘花椒叶,“李得胜”误认为跛子老汉告密,因此枪杀了跛子老汉。当“李得胜”发觉了这是一个误会以后,不仅没有任何内疚,反而替自己辩解:“李得胜半会没言语,却看着老黑,说:他没让我相信他是要摘花椒叶的。老黑也明白了李得胜的话,就在老汉的头上也打了一枪,脑浆流出来,身子还动,接着再打一枪。”贾平凹把化名“李得胜”的革命领导者描绘成“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大奸大恶……(本段引自旷新年老师的《“无耻者无敌”——评贾平凹的<老生>》)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