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墨西哥八十年代惊人相似……》——美国教授的调查说明了什么?
近日看到了一篇文章《与墨西哥八十年代惊人相似,中国63%农村孩子没上过高中——美国发展经济学家罗斯高的田野调查》。文中批露,根据罗斯高的调查,目前中国4个劳动力里只有1个上过高中,是世界所有发展中国家里最低的,甚至比南非还低。原因是虽然中国城市孩子上过高中的比例占93%,甚至比美国还高,然而,中国农村孩子只有37%走进过高中的校园。这一调查无疑显示了城乡教育的巨大分化,农村孩子的高中教育的极度匮乏。
对比韩东屏《中国的农业道路:从毛泽东到又耳——关于中国未来的思考》中提供的有关资料,不能不令人感到巨大的失落。
韩东屏指出:“1949,中国人民的文盲率,占百分之九十……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中国农村开始大办教育。由于自然灾害和管理不善,大跃进期间办起来的许多民办学校被迫下马。后来到了六七十年代,农村教育有了第二次发展高潮。我在山东、河南、河北、安徽、贵州等地农村考察发现,几乎每个村子都办起了自己的小学。我的家乡即墨县有一千零五十个村子。每个村都办起了自己的小学。农民的孩子可以不出村,免费上小学。建国之初,我们县七十五万人口,却只有一所高中,七所初中。农民的孩子要考上初中,难上加难。后来,初中教育大发展,我们县由七所初中,联办发展到二百四十九所,平均四个村子一所。农民的孩子不需要考试,就可以直接在本村或邻村上初中。文革中我们县的高中从一所发展到八十九所,平均每个公社有三所。一九七二年我上高中的时候,班上只有百分之七十的同学能直接免费上高中。到一九七三年我妹妹上高中的时候,班上的同学,百分之百的可以免费上高中了。”
韩教授的叙述与笔者的经验基本吻合。笔者生于1970年代,记得70年代末我们村(当时叫生产大队)有1所小学,另有1所初高中连读的中学。到了80年代初期,也就是基本与大集体解散、实行分田到户同时,村里的中学停办,学生要到乡里读初中,我就是在那里完成的初中学业。
到了上世纪末,我曾经就读的那所乡初中停办,到了本世纪10年代,我的小学母校也撤销了。现在我所在的地区乡村一级已经没有初中,仅有极少小学。几乎所有小学初中都集中到镇上。家里不居住在镇上的学生,就只有住校或者家长陪读。
对比两个时代农村教育状况,呈现一个明显的曲线,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文革时期,农村中小教育从零起步,逐步普及,到文革达到高峰,呈现城乡教育差距逐渐缩小的趋势。实行改革开放后,农村教育开始萎缩下滑,呈现城乡教育差距再次扩大的趋势,这就是罗斯高教授调查所揭示的事实。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