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闹分配这么多年,我们为什么赢不到台湾人心?
这几天,台湾地区凤梨滞销的消息传遍了大江南北,神州百姓纷纷以吃瓜的姿势,插科打诨编段子,气氛好不热闹。
而在这些调侃的背后,不得不令人思考一个沉重的问题,那就是我们的两岸关系到底怎么了?
众所周知,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国,靠着地表最强的制造能力,在贸易中往往是输出商品和处于顺差的那一方。
哪怕强如美国,去年特朗普拿出浑身解数,围追堵截,合纵连横,明里暗里各种使坏,大打贸易战,也没有扭转巨大的对华贸易逆差。
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1-12月,中美两国贸易额为5867.21 亿美元。其中,中国对美国出口为4518.13亿美元,自美国进口为1349.08亿美元,贸易顺差高达三千多亿美元。
然而,在这世上,却有一个令中国(大陆)稳定产生贸易逆差的地方,不是什么世界强国,而是中国自己的台湾省。
在台湾出口总额中,出口到大陆的占比常年在40%以上。2020年,台湾从大陆进口601.41亿美元,对大陆出口总额达2006.64亿美元,较2019年大幅增长16%;大陆对台贸易逆差达1405.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大陆成了台湾最大的顺差来源地,闭着眼睛来钱,财源滚滚不断。这可能是经济问题,也有可能是政治问题。
从构成上看,大陆从台湾进口的商品中,机电产品占了一半多,这方面台湾确实有累积优势。
而其它的初级工业品和农副产品,竟然也占到了将近一半的额度,这不禁让人去设想,除了经济优势外,是不是可能是惠台政策造成的?
2010年,大陆与台湾签订了ECFA协议,其中有一个“早收清单”,这是指缔约双方在迈向自由贸易的进程中,向对方提供的“片面最惠国待遇”,其他国家和地区不能享有。
但是,从上图可以看到,这组关系中并不“平等”,大陆对台开放了521项,几乎是台湾对大陆开放的2倍。
在“早收清单”中,为了照顾台湾农民,大陆完全排除农产品输台,由于要鼓励台湾农产品销往大陆,通关检疫走的是绿色通道,如果检疫报告来不及附上,还可以先通关再补。
大陆当时承诺,单方面在3年内将台湾18种农渔产品(13项农产品与5项渔产品)的关税降到零。
这其实算不得新鲜事,早在2007年,大陆就对台湾的11种蔬菜实施零关税政策。
仔细看列表,是甘蓝、丝瓜、小白菜、洋葱、胡萝卜等最稀松平常的蔬菜,属于随便刨块地儿都能种出来的物种。哪怕是菠萝这种热带水果,广东徐闻一年70万吨的产量也足够供应全中国了。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