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动文人的伎俩:阎连科们笔下的真相只是他希望你看到的“真相”
新京报等媒体在几天前报道,作家阎连科在去年获得了第七届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委托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于3月10日下午举办了颁奖典礼,新京报全文发表了阎连科的获奖感言《一个比世界更大的村庄》。
在这篇获奖感言中,阎连科讲述了两个小故事:
一个是他在“二年前”(2019年)母地的村庄听一个邻居讲“中国为什么不核平全世界”:
阎连科紧接着这个故事讲述道:
世界上很少有什么事情在那个村庄没有被思想,能和那个村庄无联系。高科技、网络虚拟世界和人类最传统、极致的宗教般的爱,在那个村庄的现实之今天,都如荒野中的荆木、花草一般繁荣共生着。
阎连科的意思就是,从1978年“大伯”能否打赢美国的焦虑,到2019年那位称他为“哥”的邻居要“核平全世界”的可怕思想,正是“被思想”的结果——“一边在那儿存在着深刻的嫉妒、谋算和仇怨,又一边充满着上帝所渴望的人与人之间的爱”。
被谁思想?不言自明,因为接下来阎连科讲述了另一个故事,时间跨度从“二年前”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跳回到解放前的1945:
其后,阎连科来了一句简短的结论:“爱,是可以化解一切的。”
透过这两个紧密相连的小故事,阎连科所要表达的意思其实就呼之欲出:村庄里村民的思想是“被思想”的结果,“被思想”之前是有关“爱与被爱”,“被思想”之后却是有关“渴求爱与‘嫉妒、谋算和仇怨’”。
阎连科在获奖感言的开头就点明了:“那个村庄就等同于是中国的过去和今天”,“你要想认识中国,去认识那个村庄就够了”。
阎连科对“红色中国”之恶毒诽谤,已经非常直白地表露在他这篇获奖感言里,只是有些话笔者如果要进一步点明,这篇文章恐怕分分钟就要被别有用心的人举报了。
微博上有网友指出,阎连科的第二个事故其实是抄袭解放军的真实故事:
笔者倒觉得阎连科未必是在“抄袭”,也未必就一定是编造。
“日本兵发糖”的故事可能是真实存在的,只是阎连科宁愿让你看到“日本兵发糖”的“真相”,而与之同时却希望读者无视“解放军发糖”以及其背后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的历史真实。
笔者儿时也听姥姥讲述过日本兵发糖的事,后来从某些媒体看到“日本军人对待小孩子比较和善还给他们糖吃”的描述。
然而,与“日本军人给小孩子发糖”这样的个别事件并存的却是这样的大量存在历史事实:1874年,日本军人借口“琉球漂民事件”入侵我国台湾,残忍杀害中国高山族;1905年,日本军人占领旅顺地区,展开大屠杀;1928年造成济南惨案,共有千余名中国军民死亡;1933年成立731细菌战部队,在中国残忍的用人体进行病毒实验;1937年12月造成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共有30多万手无寸铁的中国人被日军杀害……日军在所到之处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其罪行可谓罄竹难书!
追根问底,阎连科汪芳之流源自哪里?
稍加思索,源头都指向一个人。谁呢?大家想。
那个人已经去了好多年了,阎连科汪芳之流却依然风光无限。
为什么?不就是那个人还被供奉着吗。
这可知,会有阎连科二代三代的。
好在,阎汪们终究无法遁形了。
毕竟,历史是人民创造的。
虽然,路很长。
但,主席思想已经是我们的灵魂了。
所以,他们很怕。
人民必将赢得未来。
——有关部门可以调查一下,是不是有个叫他“哥”的邻居问阎连科时说了那些话。
追根问底,阎连科汪芳之流源自哪里?
稍加思索,源头都指向一个人。谁呢?大家想。
那个人已经去了好多年了,阎连科汪芳之流却依然风光无限。
为什么?不就是那个人还被供奉着吗。
这可知,会有阎连科二代三代的。
好在,阎汪们终究无法遁形了。
毕竟,历史是人民创造的。
虽然,路很长。
但,主席思想已经是我们的灵魂了。
所以,他们很怕。
人民必将赢得未来。
——有关部门可以调查一下,是不是有个叫他“哥”的邻居问阎连科时说了那些话。